首页> 中文学位 >笔墨寄情——李伯安水墨人物画对我创作的启示
【6h】

笔墨寄情——李伯安水墨人物画对我创作的启示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李伯安水墨人物画分析

1.1 李伯安的艺术生平

1.2 独特的艺术语言

1.2.1 饱满的群像式构图

1.2.2 融创的笔墨特征

1.2.3 多元素结合的意象造型

第二章 李伯安水墨人物画的艺术内涵及对我创作的启示

2.1 立足社会现实,关注人生现状

2.2 风格即人

2.3 注重形式语言对情感的表达

2.4 艺术审美的构建

3.1 立足传统笔墨

3.2 尝试独特的笔墨语言

3.2.1 笔墨的传神写照

3.2.2 重视笔墨的书写性

3.2.3 有选择的“去程式化"

3.2.4 实验水墨,迹化个性的笔墨语汇

3.3 创作感悟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声明

展开▼

摘要

笔墨作为中国水墨绘画艺术的构成主体,它的完善是建立在中国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之中,是体现掌握笔墨的人的文化精神与审美态度和价值取向的。但是这一传达过程必须通过工具表现出来,表现的方法就是技法,从基础层面讲,笔墨的精神价值是建立在技法之上的,深入理解并运用笔墨技法是创作写实水墨人物画的有效途径。
  李伯安作品在笔者研究生三年的学习过程中产生了很深刻的影响,《走出巴颜喀拉》作品中的笔墨运用给笔者创作带来灵感。对李伯安的艺术生平及其代表作《走出巴颜喀拉》进行分析,再次印证艺术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通过对李伯安生活的环境及其作品的形式语言的分析,意图“重返”李伯安创作时期并理解他的初衷和他对生命的思考。李伯安作品中“生辣”的笔墨与大量焦墨运用和巨大篇幅的群像式构图在当时90年代的绘画艺术中都是独树一帜的,分析李伯安作品的艺术内涵,感悟李伯安对生命的尊重,透过李伯安作品中形式语言的运用分析其情感的表达与艺术审美的构建。尾章讲述笔者创作过程以及认知感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