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土壤调理剂对土壤理化性质及蔬菜生理生化的影响
【6h】

土壤调理剂对土壤理化性质及蔬菜生理生化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河南农业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使用授权及知识产权归属承诺书

致谢

摘要

1.文献综述:

2.引言

3.材料与方法

4.结果与分析

5.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用“Agri-SC”土壤调理剂在不同土壤类型(壤土和砂浆黑土)、不同使用剂量(0~600ml/666.7m2)、不同施用次数(1年1次和2次)和不同蔬菜作物(甘蓝(Brassicaoleracea)、胡萝卜(Daucuscarota)、大蒜(Alliumsativum))上适宜施用量的试验,研究了土壤调理剂对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土壤酶以及蔬菜生理生化的影响,确定了该调理剂适宜的使用剂量和方法,结果表明: 1.土壤调理剂在不同的土壤类型上适宜的使用剂量不同,壤土上适宜的使用剂量为200ml/666.7m2,砂浆黑土上适宜的使用剂量为600ml/666.7m2。 2.通过不同使用次数的试验分析发现,使用两次的效果优于使用一次的;土壤调理剂对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和酶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时间效应,即土壤喷施调理剂后,短时间内对表层的影响大,随着时间的延长,对深层土壤的影响较为突出。 3.土壤调理剂能有效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与未使用调理剂的土壤相比较,容重最大幅度降低5.81~6.34%,孔隙度升高9.30~11.39%,田间持水量增加4.93~9.16%,电导率降低20.94~37.00%,阳离子交换量升高10.51~19.42%,土壤比表面积增加7.07~18.26%。 4.经土壤调理剂处理后,土壤中三大微生物的数量及其总量在不同土层上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与对照相比,细菌最高增加13.04~47.36%,放线菌增加23.01~88.89%,真菌增加13.43~58.35%,微生物总量增加13.72~39.76%。硝化和反硝化细菌变化幅度大,硝化细菌降低24.00~44.44%,反硝化细菌则升高144.44~200.15%。 土壤调理剂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较小,增幅为2.13~3.93%,对蛋白酶和脲酶的影响大,最高增幅分别为23.52~78.37%和11.67~82.23%。 5.对不同处理的甘蓝进行的光合速率测定结果表明,各个处理的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出现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土壤调理剂处理土壤后,甘蓝的光合午休时间明显缩短;下午,处理比对照的光合速率曲线下降趋势缓和;全天,处理比对照的净光合速率高,连续处理两次(D1)的表现尤为突出。 使用调理剂处理的土壤,能有效提高甘蓝的根系活力,最高增幅为9.15~13.79%;经过两次调理剂处理的小区效果最好,且随使用时间的延长根系活力明显增加。 6.土壤调理剂的使用对蔬菜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产生了影响。与对照相比甘蓝经济产量最高增长21.75~23.92%,生物产量最高增长17.62~19.32%,地上部与地下部比例变化趋势不明显,对净菜率的影响不大;胡萝卜经济产量增加4.59~7.19%,生物产量增加2.90~6.58%,经济系数升高0.57~3.29%。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