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河南省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6h】

河南省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代理获取

目录

河南农业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使用授权及知识产权归属承诺书

致谢

摘 要

文献综述

2.引言

3.研究地点及研究方法

4.结果与分析

5.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产物,是生态系统中最为复杂的生态类型。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已经引起了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持续发展,城市以凸现不健康的症状。解决城市生态问题,制止生态环境恶化,合理利用有效资源,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极其关注的重大问题。生态系统健康的理论和方法作为生态学的新思想,应用到城市生态研究中,可以找到胁迫城市生态系统的不利因素,对那些促使城市生态系统健康产生病态的人类活动做出改正和调整,提供生态系统的管理机制和对策,使城市经济在高速发展的同时能够保持优良的城市生态环境。 本文归纳了生态系统及城市生态系统的内涵及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理论。列举近几年人们普遍采用的评价方法。本文在此基础上采用的是主成分分析和层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以活力、组织结构、恢复力、维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人群健康五要素为基础的指标体系,进一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通过数学模型对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进行评价。文章的原始数据均来自统计年鉴及政府环境公告。基于此研究郑州市1999-2004年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水平的变化轨迹及对2004年河南省的18个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水平进行比较。得出以下结论: 1.1999-2004年,郑州市的城市健康状态在病态、不健康、临界之间徘徊。除2002年,郑州市6年来的健康水平整体是呈上升趋势的,各要素的健康水平也是不断进步。从各要素来分析,上升幅度最大的是活力要素,说明郑州市投入大量的精力增加国内生产总值,加大外资引进,注重节约社会的建设;组织结构的健康水平波动较大,这跟要素中专业技术人员数及第三产业比重有很大的关系。恢复力每年在临界状态以上健康水平隶属度之和的变化幅度不大,前三年近似于相等,差距最大的是2004年,从这可以看出,政府更加重视了城市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能力,投入了大量的物力财力来发展污染物的处理和回收再利用,使得社会更加和谐。维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临界状态隶属度与其他标准的相比比较突出,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数据的反映不是很鲜明,说明要素中个别指标的状况是在下降的。人群健康则是这五个要素中持续表现最好的,连续六年的病态隶属度几乎都为零。结合数值得出影响郑州市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有利因素是恢复力和人群健康,不利因素是组织结构和维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2.从整体、各要素、自然地形差异方面对河南省2004年18个城市进行系统健康评价。这18个城市的健康水平的排序为:郑州>洛阳>濮阳>三门峡>济源>许昌>新乡>鹤壁>安阳>平项山>漯河>焦作>开封>南阳>信阳>周口>商丘>驻马店。其中郑州、洛阳、濮阳、三门峡、济源、许昌、新乡、鹤壁、安阳、平顶山是处于临界状态的;漯河、焦作、开封三个城市是不健康;最后五个城市则是病态的。从全省的空间格局来看这5个城市全部位于南部和东部。文章根据计算结果分析了每个城市健康状况及其各要素健康水平和不同和空间格局差异导致这些城市健康水平好坏的具体原因,找出具体差别,而后得出影响这些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据以上结论,对河南省的城市生态系统建设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议: 1.调整城市工业布局和产业结构,培育区域内特色产业。 2.建立高效的环保系统。政府克服各种困难大力发展这些产品附加值高而污染少的产业,改变经济增长的方式。启动水资源水环境保护工程。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降低城市工业和生活污水对水资源的污染,做到达标排放。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大气污染。 3.努力提高居民的整体文化素质水平,培养一支稳定的职业技术人才队伍,防止人才的流失。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率,使其总人口在合理的城市容量范围内。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