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构建及运行研究
【6h】

新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构建及运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致谢

摘要

1引言

1.1选题背景及意义

1.2主要研究方法和内容

1.3理论依据

1.3.1疾病风险理论

1.3.2社会保险理论

1.3.3医疗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理论

1.3.4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原理

1.4文献综述

1.4.1建立农村合作医疗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

1.4.2农村合作医疗存在的问题

1.4.3农村合作医疗模式研究

1.5主要创新点

1.5.1提出了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药品的政府规制

1.5.2提出了有效减少合作医疗中道德风险问题的对策

2新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现状

2.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涵义

2.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特点

2.3新郑市经济及医疗卫生状况

2.4新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方案

2.4.1实施原则

2.4.2组织管理

2.4.3参加者的范围、权利和义务

2.4.4资金筹集

2.4.5基金管理

2.4.6补助办法

2.4.7医疗服务管理

2.4.8监督机制

2.4.9实施措施

2.4.10实施的初步效果

3新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中的主体行为分析

3.1利益主体的构成及相互关系

3.2利益主体的行为特征及分析

3.2.1农民

3.2.2医疗机构

3.2.3管理机构

4新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制度缺陷及分析

4.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筹资问题

4.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偿与支付问题及分析

4.2.1家庭帐户的缺陷

4.2.2补偿方案的设计

4.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组织、管理问题

5国外农民医疗模式分析

5.1免费医疗保障模式

5.2商业医疗保险

5.3社区合作医疗保障

5.4社会医疗保险

6完善新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议

6.1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和药品的政府规制

6.2有效减少合作医疗中道德风险

6.3完善制度缺陷,合理、兼顾公平使用资金

6.4科学制定起付线、封顶线与报销比例

6.5加强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满足农民群众需求

6.6增加筹资,实行强制参加原则

6.7医疗救助与扶贫工作相结合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曾经为保障广大农民的健康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但是随着农村集体经济制度的改革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传统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迅速衰落,广大农民失去了基本医疗保障,成为自费医疗群体,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十分严重。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在农村。广大农民的健康水平直接影响到农村小康目标的实现。为解决广大农民的医疗保健问题,2003年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全国开始试点。从全国试点情况来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之处。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以大病统筹为主.是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重点解决农村居民因患大病出现的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问题,首先保证的是对农村居比大额医疗费用的补助。 本文首先介绍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出台的时代背景以及改革开放前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出现推广以及发展鼎盛,接着介绍了改革开放以后合作医疗制度衰退和恢复与重建,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涵义、特点及试点概况。其次介绍了新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的社会经济和医疗卫生环境状况,并分别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组织与管理机构设置、筹资方式、补偿办法、及其管理制度四个方面介绍了新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具体实施模式,并介绍了实施的初步效果。然后重点分析论述了新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方主体的行为包括农民的参与意愿较低、地方政府信誉缺失与合作医疗推行困难、医疗机构的诱导需求,接着分析了新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执行过程中在筹资、补偿与支付、组织与监管三方面所暴露的制度缺陷和国内外农村医疗模式带来的启示、借鉴,最后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新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政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