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某些啮齿目动物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及隐孢子虫遗传特征分析
【6h】

某些啮齿目动物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及隐孢子虫遗传特征分析

代理获取

摘要

啮齿目动物数量多,分布广泛,与人类关系密切,其可感染和散播数十种人兽共患病毒、细菌及寄生虫,对人畜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弓形虫、疟原虫、隐孢子虫、贾第虫、短膜壳绦虫、长膜壳绦虫、链尾蚴、肝毛细线虫、旋毛虫、隐藏管状线虫、四翼无刺线虫和粪类圆线虫等是啮齿目动物感染的常见人兽共患寄生虫。
   为了解宠物毛丝鼠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采用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改良抗酸染色法和卢戈碘液染色法对郑州某宠物市场宠物毛丝鼠96份粪便样品进行检查。结果共查出2种原虫和1种蠕虫。寄生虫总感染率为46.9%,贾第虫感染率最高,为37.5%,球虫和短膜壳绦虫感染率次之,分别为8.3%和2.1%。贾第虫感染率与动物年龄(P>0.05)和性别(P>0.05)均无统计学相关性。本文在国内首次报道宠物毛丝鼠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
   为了解宠物仓鼠胃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用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改良抗酸染色法和卢戈碘液染色法对郑州某宠物市场金色中仓鼠(Mesocricetus auratus)、黑线毛足鼠(PDodopussungorus)、坎氏毛足鼠(Phodopus campbelli)和小毛足鼠(Phodopus roborovskii)4种宠物仓鼠共153份粪便样品进行检查。结果共查出8种寄生虫,分别为隐孢子虫、贾第虫、球虫、短膜壳绦虫、长膜壳绦虫、管状线虫、四翼无刺线虫和1个毛尾目未定种类,其粪便阳性率分别为15.0%、22.2%、2.0%、31.4%、25.5%、41.8%、7.2%和18.3%。寄生虫总阳性率为84.3%,蠕虫阳性率为71.9%。同时检出两种及两种以上寄生虫的比例为54.9%。结果表明宠物仓鼠可感染多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为了解野生鼠类体内寄生虫感染情况,采用剖检和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抗酸染色法和卢戈碘液染色法对河南郑州和福建龙岩的91只野鼠(58只褐家鼠和33只黄胸鼠)进行检查,结果共查出2种组织寄生虫(肝毛细线虫和链尾蚴)和12种肠道寄生虫(隐孢子虫、贾第虫、球虫、短膜壳绦虫、长膜壳绦虫、管状线虫、四翼无刺线虫、鞭虫、蛔虫、圆线虫、类圆线虫和钩虫)。寄生虫总感染率为69.2%,总混合感染率为44.0%。黄胸鼠寄生虫感染率为60.6%,混合感染率为30.3%;褐家鼠寄生虫感染率74.1%,混合感染率51.7%。两种野鼠的球虫感染率均高,分别为36.4%和62.1%;黄胸鼠以隐孢子虫感染率较高为18.2%,褐家鼠以圆线虫和肝毛细线虫感染率较高,分别为34.5%和31.O%。野鼠寄生虫感染与年龄呈正相关。野鼠寄生虫感染普遍,隐孢子虫、贾第虫、短膜壳绦虫、长膜壳绦虫、管状线虫、四翼无刺线虫和钩虫可感染人,因而具有一定的公共卫生意义。
   为了解中国地区啮齿目动物隐孢子虫感染率及评估啮齿目动物在隐孢子虫人兽共患传播中的作用,于2007年8月至2008年12月,采用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和改良抗酸染色法对18种啮齿目动物的723份样品进行显微镜检查。结果共检山隐孢子虫阳性样品83份,感染率为11.5%。黑线毛足鼠、坎氏毛足鼠和黄胸鼠为隐孢子虫的新宿主。对镜检阳性样品进~步用巢式PCR扩增18S rRNA基因和60-kDa糖蛋白(GP60)基因,经测序和比对,共鉴定出lO个隐孢子虫种类和基因型,除微小隐孢子虫、小鼠隐孢子虫、安氏隐孢子虫、维瑞隐孢子虫、雪貂基因型和鼠基因型I外,还有仓鼠基因型、花鼠基因型Ⅲ、大鼠基因型Ⅱ和Ⅲ等4个新基因型。10.8%的阳性样品存在不同隐孢子虫种类,基因型的混合感染。GP60序列分析表明,仓鼠和花鼠的微小隐孢子虫GP60亚型均为ⅡdA15G1,该亚型曾见于荷兰1人体病例和西班牙的羔羊。本文也首次获得了维瑞隐孢子虫、雪貂基因型和鼠基因型I的GP60基因序列。结果提示:宠物类啮齿目动物可能是人兽共患隐孢子虫种类/基因型和亚型的重要保虫宿主。
   本研究表明,啮齿目动物人兽共患寄生虫感染普遍;啮齿目动物可感染多种人兽共患隐孢子虫种类/基因型和亚型,其在隐孢子虫人兽共患传播中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