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土壤肥力下旱后复水对冬小麦的补偿效应研究
【6h】

不同土壤肥力下旱后复水对冬小麦的补偿效应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试验于2008-2009年在河南农业大学科教园区全自动防雨棚下进行,采用盆栽试验,较系统地研究了不同土壤肥力条件下,不同生育时期干旱及复水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光合特性、保护酶系统、膜脂过氧化产物、渗透调节物质、灌浆速率、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等几个方面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
   1、不同土壤肥力下旱后复水对冬小麦株高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整体上来看,返青期适应干旱的能力大于拔节期,中度干旱受伤害的程度小于重度干旱。复水后,冬小麦株高、根、冠干物质积累量均超过了其相应的干旱对照,表现出了补偿或超补偿效应,返青期干旱拔节期复水的补偿效应大于拔节期干旱孕穗期复水处理;中度干旱的补偿效应大于重度干旱;高肥力土壤条件下的补偿效应>中肥力>低肥力。恢复供水后同化物分配到冠部的比例增大,使根冠比下降。
   2、不同土壤肥力下旱后复水对冬小麦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的影响无论是返青期干旱处理还是拔节期干旱处理,同一土壤肥力条件下,冬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均随干旱程度的增加而降低,复水后,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均超过了其相应的干旱对照,表现出了补偿或超补偿效应,花后光合速率则表现为返青期干旱处理与其相应的湿润对照之间差异不显著,甚至超过了其相应的湿润对照,拔节期干旱处理则是在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之前与其相应的湿润对照之间差异不显著,最大值之后降低的幅度大于其相应的湿润对照,不利于后期籽粒灌浆。同一水分条件下,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随肥力的降低而降低。
   3、不同土壤肥力下旱后复水对冬小麦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同一土壤肥力条件下,SOD活性、MDA含量随干旱程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在低肥力条件下,SOD活性为中度干旱对照>重度干旱对照>湿润对照;复水20天时,除拔节期重度干旱的MDA含量未达到或接近其相应的湿润对照水平外,其它处理的SOD活性、MDA含量均达到或接近其相应的湿润对照水平,表现出了补偿或超补偿效应:同一水分条件下,SOD活性随肥力的降低而降低;在中度干旱条件下,MDA含量随肥力的降低而增加、在重度干旱条件下则表现为:中肥力>高肥力>低肥力。
   4、不同土壤肥力下旱后复水对冬小麦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同一土壤肥力条件下,随干旱程度的增加,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复水20天时,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达到或接近其相应的湿润对照水平,而中肥力和低肥力条件下返青期重度干旱处理和拔节期干旱处理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却没有恢复到其相应的湿润对照水平。同一水分条件下,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随土壤肥力的提高而增加。
   5、不同土壤肥力下旱后复水对冬小麦灌浆速率的影响同一土壤肥力下,灌浆速率达到最大值之前,灌浆速率随干旱程度的增加而增加,最大值之后,灌浆速率随干旱程度的增加而降低,由于干旱和土壤养分缺乏,低肥力中度干旱对照和重度干旱对照在花后20天达到了最大值,其它处理在花后25天达到最大值。返青期干旱处理在灌浆后期下降的幅度小于其相应的湿润对照,灌浆期持续时间长,表现出了超补偿效应,拔节期干旱处理灌浆最大值之前与其相应的湿润对照之间差异不显著,最大值之后,下降的幅度大于其相应的湿润对照,灌浆持续时间比其相应的湿润对照短。
   6、不同土壤肥力下旱后复水对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同一土壤肥力条件下,生物学产量、籽粒产量、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随干旱程度的增加而降低。返青期干旱处理与其相应的湿润对照间生物学产量差异显著,而与其相应的湿润对照间籽粒产量、产量构成三因素差异不显著。拔节期干旱处理与其相应的湿润对照间生物学产量、籽粒产量、产量构成三因素差异均显著。同一水分条件下,不同土壤肥力间生物学产量、籽粒产量、产量构成三因素差异均显著。
   高肥力土壤条件下,中度干旱对照的WUE最高,而与重度干旱对照、返青期干旱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在中肥力和低肥力条件下,均是重度干旱对照的WUE最高,且与其它处理间差异显著。同一水分条件下,冬小麦WUE随土壤肥力的降低而降低,不同肥力间差异显著。说明提高土壤肥力有利于旱后冬小麦WUE的提高,但拔节期干旱后复水对冬小麦WUE的提高作用不明显。

著录项

  • 作者

    范雯雯;

  • 作者单位

    河南农业大学;

  • 授予单位 河南农业大学;
  • 学科 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林同保;
  • 年度 201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S512.110.6;
  • 关键词

    土壤肥力; 旱后复水; 冬小麦; 补偿效应;

  • 入库时间 2022-08-17 10:30:36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