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氮素营养对豫中烤烟产量及质量风格的影响
【6h】

氮素营养对豫中烤烟产量及质量风格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氮素对烟株生长发育的影响

1.1.1 对烟株农艺性状的影响

1.1.2 对烟株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1.1.3 对烟叶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1.1.4 对烟株生育期的影响

1.2 有机氮比例对生长期土壤微生物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1.3 氮素营养对烤后烟叶质量风格的影响

1.3.1 对物理特性及外观质量的影响

1.4.2 对烟叶产量的影响

1.4.3 对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1.4.4 对常规化学成分的影响

1.4.5 对矿质元素的影响

1.4.6 对烟叶香气物质形成的影响

1.4.7 对感官质量的影响

2 引言

3 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点基本情况

3.2 试验设计

3.2.1 氮用量对豫中烤烟产量及质量风格的影响

3.2.2 有机氮比例对豫中烤烟产量及质量风格的影响

3.3 测定项目与方法

3.3.1 大田生长期各指标测定

3.3.2 调制后烟叶各指标测定

3.3.3 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的测定

3.4 数据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氮用量对烤烟产量及质量风格的影响

4.1.1 不同氮用量对烟株生长发育的影响

4.1.2 不同氮用量对烟叶质量风格的影响

4.2 有机氮比例对土壤活性及烟叶质量风格特色的影响

4.2.1 有机氮比例对土壤微生物种群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4.2.2 有机氮比例对烟株生长发育的影响

4.2.3 有机氮比例对烟叶质量风格的影响

5 讨论与结论

5.1 氮用量对烟叶风格特色的影响

5.1.1 氮用量对烟株生长发育的影响

5.1.2 氮用量烤后烟叶产量及风格特色的影响

5.2 有机氮比例对土壤活性及烟叶风格特色的影响

5.2.1 有机氮比例对土壤活性的影响

5.2.2 有机氮比例烟株生长发育的影响

5.2.3 有机氮比例对烟叶产量及风格特色的影响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针对豫中浓香型烤烟产区存在的氮用量偏高,忽视有机肥的施用,导致烟株生长偏旺、烟叶大而厚、烟碱含量偏高、浓香型风格弱化、香气量不足的现象,研究了氮素营养对烤烟生长发育、生理代谢、烟叶产量和质量风格形成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增施氮用量提高了烟株株高、茎围以及叶片数,且各处理间差异显著。根、茎、叶的总干物质积累量以及生育期中的日积累量均随氮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氮肥施用量的增加提高了烟叶后期的氮代关键酶活性。氮用量一定时,增施有机肥有利于烟株干物质积累并增加了烟叶后期氮代谢关键酶活性,以有机无机配比各占50%的处理烟叶各指标最优。
  2.各处理的总生育期随氮用量的增加而增加,T1和T2处理团棵期推迟,成熟期提前氮用量一定时随着有机肥比例的增加现蕾和圆顶期推迟,大田生育期逐渐增加。
  3.不同处理各部位的叶长叶宽、单叶重、叶质重、身份和油分均随氮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氮用量一定时增施有机肥可降低上部烟叶厚度,提高烟叶的油分并降低其含梗率。
  4.氮用量的增加提高了烟叶产量,但过高的氮肥处理不利于上等烟比例的提高,整体看来,以氮肥施用量4.5kg/亩烟叶的产值最高。氮用量一定时增施有机氮肥有利于提高烟叶中上等烟比例,以50%和75%有机氮肥处理产值最高。
  5.适量施用氮肥可提高氮肥利用率,提高作物产量,减少资源浪费;氮肥偏生产力和土壤氮素依存率随氮肥的增加而降低,说明施用肥料氮影响了植株对土壤氮的吸收。
  6.不同处理间总氮和烟碱含量随氮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氯离子和蛋白质含量均表现为随氮用量的增加呈先升后降的趋势,施木克值则与之呈现相反规律。氮用量一定时增施有机氮可降低总氮、烟碱和蛋白质含量。
  7.低氮和高氮处理对钾离子的吸收有抑制作用,磷含量在施肥处理间表现为随氮肥用量的增加其含量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各微量元素的变化规律不明显。氮用量一定时随有机肥比例的增加Mg含量和上部叶的P含量呈增加趋势。
  8.叶绿素随烟叶的成熟逐渐降解,各处理在成熟过程中表现为随氮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且差异显著;类胡萝卜素在烟叶成熟时以T5处理的含量最高。不同氮用量处理中部烟叶的香气物质总量和各香气成分以T4和T5处理含量最高,上部叶总量则表现为随氮用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氮用量一定时增施有机肥提高了成熟过程中色素的含量,调制后,以50%和100%有机肥处理色素降解最为充分;纯施有机肥的处理香气物质含量最高。
  9.氮用量对感官质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品质特征上,以处理T3、T4表现最优,对烟叶的风格特征影响较小。氮用量一定时增施有机肥对烟叶风格特征影响较小,可改善烟叶的烟气特征和口感特征。
  10.有机肥的施入在提高土壤了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同时影响了其活性高峰出现的时期,有利于土壤中有机质和氮素的转化利用,提高了土壤碳代谢的能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