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烤烟品种农艺性状和烟叶质量的对比研究
【6h】

不同烤烟品种农艺性状和烟叶质量的对比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烟叶质量概念

1.2.1 烟叶外观质量

1.2.2 烟叶的物理特性

1.2.3 烟叶的化学成分

1.2.4 烟叶的感官质量

1.3 品种选育依据

1.3.1 烟叶品质

1.3.2 经济产量

1.3.3 抗逆性

2 引言

3 材料与方法

3.1 烤烟品种主要性状差异性比较试验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设计

3.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3.2 烤烟品种干物质动态积累试验

3.2.1 试验材料

3.2.2 试验设计

3.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3.3 烤烟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产值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3.3.1 试验材料

3.3.2 试验设计

3.3.3 测定项目与方法

3.4 烤烟主要农艺性状与主要化学成分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3.4.1 试验材料

3.4.2 试验设计

3.4.3 测定项目与方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不同烤烟品种主要性状差异性比较

4.1.1 各品种生物学性状

4.1.2 各品种田间自然发病情况的比较

4.1.3 各品种主要经济性状比较

4.1.4 各品种初烤烟叶的外观质量

4.1.5 各品种感官质量评吸比较

4.1.6 各品种常规化学成分比较

4.2 不同烤烟品种干物质动态积累差异性比较

4.2.1 不同品种根部干物质动态积累差异性比较

4.2.2 不同品种茎部干物质动态积累差异性比较

4.2.3 不同品种叶部干物质动态积累差异性比较

4.3 烤烟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产值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4.3.1 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问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4.3.2 主要农艺性状与产值问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4.4 烤烟主要农艺性状与主要化学成分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5 结论

5.1 不同烤烟品种主要性状差异性比较

5.2 不同品种干物质动态积累差异性比较

5.3 烤烟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产值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5.4 烤烟主要农艺性状与主要化学成分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本研究在平顶山市郏县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选用烤烟品种豫烟6号、豫烟7号、豫烟9号、豫烟10号、豫烟11号、豫烟12号、Y8126、NC297、云烟105和中烟100共10个烤烟品种为研究对象,从大田生育期、农艺性状、抗病性、再到初烤原烟的外观质量、感官质量、化学品质,最后到各品种的经济性状间存在的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为优选出适应当地种植的烟叶品种提供依据。根据试验结果与分析,得出结论如下:1不同烤烟品种主要性状差异性分析
  从大田生物学性状上来看:豫烟6号、豫烟7号、Y8126、大田长势强,植株较高,节距适中,通风透光较好,顶叶开片好。豫烟10号、中烟100、Y8126大田后期易落黄,分层落黄明显,耐肥性较强,其次为豫烟7号、豫烟11号、NC297,耐肥性中等,易分层落黄,豫烟9号、豫烟12号较难落黄。从大田抗病性方面看:豫烟7号、豫烟12号表现最优,对大田常见病害的抗性优于其它品种,Y8126、豫烟6号表现其次,豫烟10号、中烟100抗性表现最差。从外观质量来看:豫烟6号和云烟105的外观质量较好,其次是豫烟11号、豫烟12号、NC297和Y8126。从常规化学成分来看:以豫烟10号、豫烟12号、NC297和云烟105内在化学成分较协调。从感官质量来看:各品种浓香型风格较典型,香气浓郁,香气量较足,略有杂气,刺激性较小,烟气较细腻。豫烟6号、NC297的感官质量优于其它品种,豫烟11号、云烟105次之。从经济性状来看:豫烟12号产量最高,中烟100在均价、上等烟比例、亩产值均为最高。总体上豫烟6号、豫烟7号、豫烟10号、云烟105表现较好,豫烟11号、豫烟12号、Y8126、NC297表现次之,其它品种表现较差。
  2不同烤烟品种干物质动态积累差异性比较
  在干物质积累中,中烟100对茎、叶的干物质积累速率明显低于根部,根部生长能力优于冠部。而豫烟11号在后期根部干物质积累速率最快,但是也因此使得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较少。云烟105无论是积累速率还是积累量方面的表现都显著低于其它品种。豫烟6号和豫烟7号在各部位干物质动态积累中表现显著高于其它品种。
  3烤烟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产值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对各烤烟品种产量和产值影响较大的因素是上中等烟比例和叶长。各个因素对产量的影响程度依次为:上中等烟比例>叶长>株高>节距>茎围>叶宽>叶片数,对产值的影响程度依次为:上中等烟比例>叶长>株高>节距>叶宽>茎围>叶片数。
  4烤烟主要农艺性状与主要化学成分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烤烟田间农艺性状与主要化学成分之间的关联度因农艺性状、化学成分的不同而存在差异,且农艺性状与不同部位烟叶化学成分间的关联度也不同。因此,可以通过种植模式和田间管理等农业措施改变烤烟的内在化学成分的含量,使得烤烟化学成分更加协调,提高烟叶工业可利用性。

著录项

  • 作者

    詹成杨;

  • 作者单位

    河南农业大学;

  • 授予单位 河南农业大学;
  • 学科 作物(烟草)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杨铁钊;
  • 年度 201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S572.037;
  • 关键词

    烤烟品种; 农艺性状; 烟叶质量; 试验分析;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