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石榴不同外植体再生体系建立及遗传转化体系初探
【6h】

石榴不同外植体再生体系建立及遗传转化体系初探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致谢

目录

缩略词表 Abbreviation

中文摘要

1文献综述

1.1 石榴资源概况

1.2 石榴离体组织培养再生体系研究进展

1.3 果树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

2 引言

3 材料与方法

3.1 材料

3.2 方法

4 结果分析

4.1 最适消毒处理的确定

4.2 不同处理对胚培养的影响

4.3 不同外植体再生不定芽

4.4 不同外植体再生能力比较

4.5 不同生长调节物质对不定芽再生根的影响

4.6 不同外植体对农杆菌侵染耐受性比较

5 结论与讨论

5.1 最适消毒处理的确定

5.2 胚培养

5.3 不同外植体不定芽诱导

5.4 不同外植体再生能力比较

5.5 影响不定芽再生根的因素

5.6 不同外植体对农杆菌侵染耐受性比较

5.7 结论

图版说明

英文摘要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石榴属于石榴科(Punicaceae)石榴属(Punica L.)果树。据研究报道,其果实含有较高抗氧化物质,对于心血管疾病、癌症具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石榴耐旱、耐瘠薄、耐粗放管理,花果共赏,因此,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药用价值和观赏价值。
  石榴的品种很多,‘突尼斯软籽’石榴是目前我国栽培石榴中种皮最软的品种,早果丰产,果实外观艳丽,籽大粒甜,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但近年来栽培发现,‘突尼斯软籽’石榴耐寒性较差,制约着其在生产中的推广和应用。
  果树常规育种效率低,耗时长,很难获得期望的新种质,而转基因技术的出现为快速培育抗寒石榴新种质提供了可能。本试验采用‘突尼斯软籽’石榴上胚轴、下胚轴、子叶为外植体,比较不同外植体间再生能力的差异,建立高效稳定的再生体系,并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进行ICE1抗寒基因的遗传转化的初步研究,为通过遗传转化培育抗寒新种质奠定基础。主要试验结果如下:
  1.消毒处理:8月中旬前采用整果消毒法,自来水冲洗1 h,75%酒精处理30 s;8月中旬后采摘的果实对种子进行消毒,具体方法是5%NaClO处理30 min;成熟后采收并贮藏至第二年的果实采用1% HgCl2处理种子8 min。
  2.催芽处理:5%NaClO浸泡15 min,25±2℃催芽7 d,既可使初始萌发提前至接种后20 d,又可提高萌发率,萌发率为62.67%。
  3.胚培养:5%NaClO浸泡种子15 min后,25±2℃催芽7 d,接种到MS+3.0 mg/LGA3培养基上进行培养效果最好,接种后23 d即可萌发,种胚萌发率高达86.67%,上胚轴长度增幅为0.5-1.0 cm。
  4.上胚轴切段再生不定芽:不定芽诱导最适培养基MS+0.5 mg/LNAA+1.0 mg/L6-BA+1.0 mg/LKT+1.0g/LPVP,出愈率和不定芽诱导率均最高,分别为92.22%和71.11%。
  5.下胚轴切段再生不定芽:不定芽诱导最适培养基MS+0.5 mg/LNAA+1.0 mg/L6-BA+1.0 mg/LKT+1.0g/LPVP,出愈率和不定芽诱导率均最高,分别为95.56%和81.11%。
  6.子叶再生不定芽:子叶取自培养60 d的健壮植株,横切2-3刀,接种至MS+0.1 mg/L NAA+1.0 mg/L6-BA+1.0 mg/LKT+1.0g/LPVP培养基中,出愈率高达78.89%,不定芽诱导率为37.78%。
  7.不定芽再生根:3种外植体均适用于1/2MS+0.1 mg/LNAA+0.5 g/LAC+1.0 g/LPVP生根培养基,其中,子叶生根效果最好。
  8.不同外植体再生能力:下胚轴>上胚轴>子叶。
  9.不同外植体对农杆菌侵染耐受性:3种外植体均进行抗寒基因ICE1的转化,共培养3 d后部分上胚轴和下胚轴褐化,选择培养10-15 d后上胚轴全部褐化死亡,下胚轴大部分褐化,子叶无褐化现象,且培养45 d后形成抗性芽。初步得出‘突尼斯软籽’石榴三种不同外植体对农杆菌侵染耐受性强弱为:子叶>下胚轴>上胚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