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苜蓿皂苷引起溶血机制的探究
【6h】

苜蓿皂苷引起溶血机制的探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致谢

目录

中文摘要

1文献综述

1.1 紫花苜蓿的资源分布

1.2 紫花苜蓿的营养价值

1.3 苜蓿皂苷的研究进展

1.4 红细胞的相关研究

1.5 皂苷溶血机制

2 引言

3 试验一 苜蓿皂苷体内溶血试验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3 讨论

3.4 小结

4 试验二 苜蓿皂苷体外溶血试验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3 讨论

4.4 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英文摘要

展开▼

摘要

本试验主要从体内和体外两个方面着手探讨苜蓿皂苷(Alfalfa saponin,AS)溶血特性。通过灌胃小白鼠苜蓿皂苷考察摄入皂苷是否会引起溶血,通过体外溶血试验探讨苜蓿皂苷的溶血机制。试验如下:
  试验一 苜蓿皂苷体内溶血试验
  为了探究摄入皂苷是否会引起血管内溶血,选取180只健康小白鼠,按体重和性别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将0.0125、0.025、0.05、0.1、0.2g/mL皂苷1mL分别灌胃Ⅰ、Ⅱ、Ⅲ、Ⅳ、Ⅴ组小鼠,对照组(CK)灌胃等量的生理盐水(1mL),试验期为30天。试验表明:(1)灌胃苜蓿皂苷后,血常规中红细胞数目和红细胞压积均降低且Ⅴ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均高于对照组且试验Ⅳ、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2)试验Ⅳ、Ⅴ组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Ⅳ组网织红细胞计数%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Ⅰ、Ⅱ组(P<0.01)。(3)随着灌胃剂量的加大红细胞出现轻度大小不等,试验Ⅲ组部分红细胞中心淡染区消失,细胞着色较深,且形态异常。(4)红细胞渗透脆性最大抵抗值则显著升高(P<0.05)。(5)骨髓造血系统中红系增生活跃,粒红比显著降低(P<0.05)。(6)灌胃AS对实质器官组织结构没有影响。
  试验二 苜蓿皂苷体外溶血试验
  通过荧光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AS对红细胞形态的影响,前者拍摄AS和红细胞的作用过程,后者观察不同浓度对细胞形态影响的程度。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AS体外溶血时Na+-K+ATP酶和Ca2+-Mg2+ATP酶活性,设计了与葡萄糖通道、阴离子通道、ATP酶相关的溶液与阻断剂三个方面对AS溶血影响的主要内容。结果显示:镜下AS处理的红细胞变形严重,出现大量球形红细胞和棘形红细胞以及囊泡。溶血时Na+-K+ATP酶和Ca2+-Mg2+ATP酶活性显著下降(P<0.01)。AS体外溶血显示,10%的高渗液葡萄糖显著拮抗AS溶血(P<0.01);高浓度的葡萄糖通道抑制剂细胞松弛素B和脱氢表雄酮均能显著拮抗AS溶血(P<0.01);氯离子盐渗液LiCl和NaCl均显著抑制AS溶血(P<0.01),高浓度阻断剂NPPB和DIDIS显著促进AS溶血(P<0.01);钠离子盐溶液能不同程度的抑制溶血,高浓度的钾离子盐溶液和Na+-K+ATP酶抑制剂毒毛旋花苷K则显著促进溶血(P<0.01);MgSO4.7H2O和CaCl2均能显著抑制AS溶血作用(P<0.01),华蟾酥毒基有协同AS溶血的作用,高浓度钙通道抑制剂维拉帕米能显著拮抗AS溶血(P<0.01)。以上结果表明AS体外溶血的机制可能是以GLUT1为作用位点,通过改变钠泵、Ca2+-Mg2+ATP酶、阴离子通道转运活性和构象,最终导致胞内渗透压升高,红细胞破裂溶血。在临床应用上,为解除苜蓿皂苷溶血作用提供理论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