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淅川乌骨鸡配套效果及其mtDNA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6h】

淅川乌骨鸡配套效果及其mtDNA遗传多样性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致谢

目录

中文摘要

1文献综述

1.1 我国的地方鸡种资源及研究现状

1.2 乌骨鸡的现状和研究进展

1.3 线粒体DNA以及在家禽遗传育种中的运用

2引言

3 淅川乌骨鸡与黄胫丝毛鸡、青胫隐性白羽鸡杂交F1代孵化性能和外貌性状的测定

3.1 试验材料

3.2 试验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4 结论与讨论

4 淅川乌骨鸡与黄胫丝毛鸡、青胫隐性白羽鸡杂交F1代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的测定

4.1试验材料

4.2 试验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4 结论与讨论

4.5 小结

5 淅川乌骨鸡与黄胫丝毛鸡、青胫隐性白羽鸡杂交F1代蛋品质的测定

5.1 试验材料

5.2 主要仪器

5.3 试验方法

5.4 结果与分析

5.5 结论与讨论

6淅川乌骨鸡线粒体DNA D-loop区序列遗传多样性分析

6.1 试验动物

6.2 试验材料

6.3 试验方法

6.4结果与分析

6.5 讨论与结论

7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英文摘要

展开▼

摘要

淅川乌骨鸡分布于河南省淅川县,是我国新发现的唯一一个白(片)羽且产绿壳蛋的乌骨鸡品种。为评价其种质特性,进行有效地利用和保护工作,特此开展本项研究。本试验以淅川乌骨鸡♂×黄胫丝毛鸡♀、淅川乌骨鸡♂×青胫隐性白羽鸡♀及淅川乌骨鸡纯繁组3个组合F1代为研究对象,在0~35周试验期内,重点对三个组合试验鸡群的孵化性能、生长性能、胴体品质、蛋品质特性方面进行测定和分析,比较其杂交效果,以期选育出与淅川乌骨鸡外貌特征相似、生产性能得到提高且产绿壳蛋的杂交组合。同时对淅川乌骨鸡的线粒体DNA D-loop区进行了测序分析,计算其单倍型数、核苷酸多样度、遗传距离等指标,构建系统发育树,探究淅川乌骨鸡的遗传多样性,为今后的保种和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1)孵化性能:以淅川乌骨鸡与青胫隐性白羽鸡杂交组合平均种蛋重最大,显著高于另外2个组合(P<0.05)。除了受精蛋孵化率,淅川乌骨鸡与青胫隐性白羽鸡杂交组合的受精率、入孵蛋孵化率和初生重最高,分别达到了92.7%、81.7%、33.0g,健雏率则达到了100%。
  (2)外貌特征:16周龄时,淅川乌骨鸡纯繁组F1代全部是乌肤乌胫;淅川乌骨鸡与黄胫丝毛鸡杂交组合子一代中,29只中25只(86.2%)的公鸡为黄胫浅色肤,黄胫乌肤和乌胫乌肤的比率均为6.9%;母鸡54.1%为乌胫乌肤、乌胫浅色肤和乌胫浅乌肤均为17.6%,剩余的10.7%为黄胫乌肤;淅川乌骨鸡与青胫隐性白羽鸡杂交组合,公鸡、母鸡的肤色、胫色全为乌肤乌胫。
  (3)生长性能:从0~16周各周龄来看,两杂交组合的平均体重均大于淅川乌骨鸡纯繁组,且以淅川乌骨鸡与黄胫丝毛鸡的杂交组合最大,大部分周龄两杂交组合的生长速度也优于纯繁组。使用Gompertz、Logistic、von-Bertalanffy3种常用的非线性模型对两组合F1代的生长规律进行拟合分析,黄胫丝毛杂交组合和青胫隐性白羽鸡杂交组合最适模型分别是Von-Bertalanffy、Logistic。
  (4)体尺性状和胴体品质体尺性状方面,4、8、12、16周龄的胫长、胫围、龙骨长等测量指标两杂交组合绝大多数的数值显著高于淅川乌骨鸡纯繁组(P<0.05),且黄胫丝毛鸡杂交组合最大。屠宰性能方面,除公鸡胸肌率外,其余所有的屠宰指标在数值上均以两杂交组合较大,其中宰前体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胸肌重、腿肌重淅川乌骨鸡与黄胫丝毛鸡杂交组显著高于纯繁组(P<0.05)。
  (5)肌肉品质淅川乌骨鸡与黄胫丝毛鸡杂交组合母鸡胸肌宰后45min pH值显著高于纯繁组,公鸡腿肌宰后45min pH值显著高于隐性白羽杂交组合(P<0.05),其他肉质理化指标差异不显著;肌肉组织切片观察,不同组合试验鸡肌纤维直径和密度等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0.05),即不论公母,胸肌肌纤维直径大小以淅川乌骨鸡×青胫隐性白羽鸡杂交组最小,肌纤维密度最大,对于腿肌来说,也是淅川乌骨鸡×青胫隐性白羽鸡杂交组肌纤维直径最小,肌纤维密度最大,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该结果从组织学角度揭示了淅川乌骨鸡与青胫隐性白羽鸡杂交组合肉质最嫩。
  (6)蛋品质:杂交组合的蛋重显著大于淅川乌骨鸡纯繁组,淅川乌骨鸡与青胫隐性白羽鸡组合的蛋黄重、蛋黄色泽显著大于淅川乌骨鸡纯繁组(P<0.05),纯繁组浓蛋白高度和哈氏单位方面显著大于淅川乌骨鸡与青胫隐性白羽鸡杂交组合(P<0.05),淅川乌骨鸡与青胫隐性白羽鸡杂交组合的蛋壳率和蛋黄率显著高于与黄胫丝毛鸡杂交组合(P<0.05)。
  (6)淅川乌骨鸡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对淅川乌骨鸡线粒体DNA(mtDNA)D-loop第一高变区序列进行了测序和比对,根据GenBank已经测出D-loop区全序列的部分品种鸡的序列,研究淅川乌骨鸡的遗传多样性和母系起源。在淅川乌骨鸡mtDNA D-loop区中,共发现21处单核苷酸多肽位点,10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度和核苷酸多样度分别是(0.867±0.022)、(0.00882±0.00273)。运用Mega5.1软件计算各单倍型间的遗传距离和构建NJ系统树,群体内的遗传距离0.0019~0.0235,平均值为0.0140±0.0031,淅川乌骨鸡的样本在NJ系统树上聚为4大分支。研究结果显示,淅川乌骨鸡群体内遗传多样性丰富,个体序列变异程度比较大。
  综合分析3个组合在孵化性能、生长性能、胴体品质、蛋品质方面的结果,可以得出淅川乌骨鸡与青胫隐性白羽鸡杂交组合相比其他两组合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同时通过对线粒体DNA D-loop区的测序分析,检测出淅川乌骨鸡遗传多样性丰富,为进一步的淅川乌骨鸡鸡种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