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郑州城市公园植物群落配置模式及景观美学研究
【6h】

郑州城市公园植物群落配置模式及景观美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致谢

目录

中文摘要

1文献综述

1.1植物群落研究

1.2园林绿地植物景观评价研究

1.3郑州市植物景观评价研究

2引言

2.1研究背景

2.2研究目的和意义

2.3研究内容

2.4技术路线

3调查对象和调查方法

3.1研究区概况

3.2研究公园概况

3.3调查方法

4郑州城市公园植物群落景观调查结果与分析

4.1郑州城市公园植物群落生态特征

4.2郑州城市公园植物群落景观结构

4.3郑州城市公园植物群落艺术构成

4.4本章小结

5郑州城市公园植物群落景观美学评价

5.1基于SBE法的景观美学评价

5.2基于AHP法的景观美学评价

5.3两种评价方法的比较

5.4典型植物群落样地分析

5.5本章小结

6结语

6.1结论

6.2讨论

6.3建议

参考文献

英文摘要

附录

附录1 郑州之林种植树种

附录2 郑州城市公园植物群落主要观赏植物季相景观特征

展开▼

摘要

城市公园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城市空间形态的重要元素,了解植物群落的结构特性、配置模式以及提升整体群落景观质量是更好建设城市公园绿化环境的关键。本文以郑州市内四种类型城市公园为研究对象,以群落学调查为基础,对城市公园植物群落的生态结构特征、景观结构、艺术构成进行分析研究,并从122块调查样地中选取受欢迎程度较高的84块植物群落样地进行景观美学评价研究,以此阐述郑州城市公园植物群落特征,以及配置模式与景观美学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影响植物群落景观美学质量的相关影响因子,并对典型植物群落配置模式进行配置模式、美学分析,为郑州城市公园景观优化以及新建公园景观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论如下:
  (1)通过植物群落样地调查,调查植物共70科121属172种,其中落叶乔木64种,常绿乔木20种,灌木物种44种,其他物种44种。优势树种分属于蔷薇科、豆科、木犀科。四个公园在植物物种植物数运用方面表现为人民公园>碧沙岗公园>紫荆山公园>郑州之林——林秀园;乔木层运用频度高的树种为女贞、白蜡、垂柳、雪松、银杏、石楠、侧柏、悬铃木、棕榈、国槐;灌木层为大叶黄杨、红叶石楠、紫薇、桂花、月季、紫叶李、南天竹、海桐、紫荆、蜡梅;植物群落垂直结构模式依次为乔灌草型〉乔灌型〉乔草型〉灌草型,且植物大多数处于青壮年期,纵向、横向发展潜力较大;样地调查树种中,开花植物102种,占全部树种的59.3%,春季开花植物62种,占全部树种的36.05%;夏季开花植物42种,占全部树种的24.42%;秋季开花植物10种,占全部树种的5.81%;物种丰富度总体上表现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5种类型的植物群落景观的丰富度表现为复层植物群落〉园林建筑及小品旁植物群落〉邻水植物群落〉棕榈植物群落〉道路旁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总体表现为乔灌草〉乔灌〉灌草〉乔草;5种类型的植物群落景观的多样性表现为复层植物群落?园林建筑及小品旁植物群落〉邻水植物群落〉棕榈植物群落〉道路旁植物群落;植物群落组合空间类型中,开放型空间类型样地51处,林侧开敞型空间类型样地22处,半围合型空间类型样地31处,封闭型空间类型样地及垂直型空间类型样地各9处,以开放型空间及半围合型空间类型为主。
  (2)运用SBE法与AHP法结合的方法对植物群落景观质量进行美学评价研究,结果表明:84块样地中,有69块样地SBE值为正值,15块样地SBE值为负值,景观质量较好的样地占总数的82.14%,说明郑州城市公园植物群落景观质量总体较高。通过AHP法景观评价模型专家权重赋值,表明评价美学因子中重要性依次为生态效益〉视觉效应〉空间特征。生态效益各因子重要性表现为植物群落多样性〉植物群落地带性特色〉植物群落生长状况;视觉效应各因子重要性表现为植物群落整体观赏效果〉植物群落色彩感〉植物群落季相变化〉植物群落内植物形态变化;空间特征各因子重要性表现为植物群落层次丰富度〉植物群落空间郁闭度〉植物群落内常绿树种所占比例。
  通过对郑州城市公园植物群落生态结构特征、配置模式及景观质量研究,为城市公园植物选择及配置模式上提出相关优化建议,为合理配置植物群落、提升城市公园植物群落景观质量、植物配置设计提供理论参考及实例参考。

著录项

  • 作者

    谢珊珊;

  • 作者单位

    河南农业大学;

  • 授予单位 河南农业大学;
  • 学科 风景园林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孔德政;
  • 年度 201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TU986.34;
  • 关键词

    城市公园; 植物群落; 配置模式; 景观美学;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