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转移肽大片段缺失的质体型AGPase小亚基在小麦淀粉合成中的功能研究
【6h】

转移肽大片段缺失的质体型AGPase小亚基在小麦淀粉合成中的功能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小麦概述

1.2 淀粉合成

1.2.1 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

1.2.2 淀粉合成酶

1.3 转移肽功能

2 引言

3 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材料

3.1.1 植物材料、菌种及质粒载体

3.1.2 工具酶、试剂盒及主要试剂

3.1.3 试验所用主要仪器

3.2 试验方法

3.2.1 亚细胞定位

3.2.2 过表达重组载体的构建及小麦的遗传转化

3.2.3 转基因小麦后代的检测筛选

3.2.4 转基因小麦转录水平测定

3.2.5 转基因小麦AGPase活性测定

3.2.6 转基因小麦淀粉含量测定

3.2.7 转基因小麦农艺性状参数的测定

3.2.8 数据分析处理

4 结果与分析

4.1.2 TaAGPS1b-EU586278和TaAGPS1b-FJ643609的克隆

4.1.3 瞬时表达重组载体构建结果

4.1.4 TaAGPS1b-EU586278定位在叶绿体

4.2 转基因小麦后代的获得

4.2.1 转基因小麦植株的PCR筛选

4.2.2 转基因小麦植株的Southern blot验证

4.2.3 转基因小麦植株的TaAGPS1b-EU586278的表达水平

4.3 转基因小麦AGPase活性分析

4.4 淀粉含量及农艺性状分析

5 结论与讨论

5.2 过表达TaAGPS1b提高小麦籽粒AGPase活性及淀粉含量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及获得荣誉

展开▼

摘要

淀粉是小麦籽粒重量的决定因素,它的合成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由不同的酶共同催化合成的,其中AGPase是淀粉合成的关键酶。根据在高等植物细胞中的分布,AGPase有两种类型:质体型AGPase和胞质型AGPase。这两种AGPase均是由两个大亚基和两个小亚基组成的异源四聚体。胞质型亚基和质体型亚基均是由核基因编码,而后进入细胞质中合成;但质体型亚基在细胞质中形成的是前体蛋白,需进一步在N端转移肽的引导下,通过质膜进入质体,经过剪切去除转移肽,形成成熟的亚基,才能发挥其相应的功能。在前期研究中,课题组从小麦中分离出一个新的质体型AGPase小亚基基因(TaAGPS1b)(Genbank登录号:EU586278),它所编码的质体型AGPase小亚基N端转移肽仅有25个氨基酸,比其他作物的质体型小亚基转移肽序列缺失了39个氨基酸(缺失率高达60.9%)。为了研究转移肽大片段的缺失对质体型AGPase的定位及功能的影响,本试验通过亚细胞定位的方法,研究了TaAGPS1b在细胞中的定位;在小麦中遗传转化并获得了TaAGPS1b过表达的转基因小麦植株,发现转基因植株籽粒淀粉含量与粒重均显著提高。主要结果如下:
  1.克隆转移肽大片段缺失的质体型AGPase小亚基基因的ORF序列,并将其构建到亚细胞定位载体中,通过水稻原生质体转化,以转移肽未缺失的质体型小亚基(TaAGPS1b-FJ643609)为对照,观察了TaAGPS1b-EU586278的亚细胞定位情况。结果发现与对照(TaAGPS1b-FJ643609)定位结果相一致,TaAGPS1b-EU586278蛋白也定位在质体(叶绿体)中。表明质体型AGPase小亚基转移肽部分序列的缺失没有改变转移肽的转运功能,仍能够引导质体型AGPase小亚基的前体蛋白进入质体。
  2.通过农杆菌侵染法将TaAGPS1b-EU586278的过表达载体导入到小麦中,并通过PCR和Southern blot等方法鉴定出过表达转基因小麦植株。与未经转化的野生型对照植株相比,TaAGPS1b-EU586278过表达转基因小麦植株籽粒内AGPase活性显著提高,成熟籽粒淀粉含量与粒重分别提高了13.1%和9.0%。表明转移肽大片段缺失的质体型AGPase小亚基的催化功能没有受到影响,仍能催化淀粉的合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