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针刺“百会”透“曲鬓”对脑出血模型大鼠脑组织炎症反应调控机制的研究
【6h】

针刺“百会”透“曲鬓”对脑出血模型大鼠脑组织炎症反应调控机制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缩略语表

摘要

引言

文献综述

1.中医学对脑出血的认识

1.1脑出血与中医病名的关系

1.2中医学对中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1.3中医学中有关针灸治疗中风病的记载

1.4头针在ICH治疗中的应用现状

2 现代医学对ICH的研究进展

2.1现代医学对ICH病理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

2.2现代医学对ICH后脑组织炎性反应的研究进展

3中、西医疗法治疗ICH的研究进展

3.1西医疗法治疗进展

3.2中西医结合治疗ICH研究进展

3.3治疗展望

实验研究

1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1.1实验材料

1.2实验方法

2.实验结果

2.1针刺“百会”透“曲鬓”对实验性大鼠ICH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影响

2.2针刺“百会”透“曲鬓”对实验性大鼠ICH后灶周脑组织形态学的光镜观察结果

2.3针刺“百会”透“曲鬓”对实验性大鼠ICH后脑水含量的影响

2.4针刺“百会”透“曲鬓”对实验性大鼠ICH后灶周组织PAR-1和NF-κBP65蛋白免疫印迹表达的影响

2.5实验性大鼠ICH后灶周组织PAR-1和NF-κBp65的相关性分析

2.7各组大鼠IL-6阳性表达的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2.8各组大鼠ICAM-1阳性表达的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讨论

1.头针疗法在脑出血急性期应用的可行性探讨

2.动物模型选择依据

2.1实验动物种类的选择

2.2实验动物模型的选择

3.穴位选择依据

3.1百会穴用于中风的文献依据

3.2百会穴的现代研究进展

4.西药对照组药物选择依据

5.针刺“百会”透“曲鬓”对ICH急性期脑损伤及炎性反应调控作用的机理探讨

5.1针刺“百会’’透“曲鬓”对ICH大鼠脑组织形态学影响的探讨

5.2针刺“百会”透“曲鬓”对ICH大鼠脑水含量影响的探讨

5.3针刺“百会”透“曲鬓’’对实验性ICH大鼠灶周脑组织PAR-1表达影响的探讨

5.4针剌“百会”透“曲鬓”对实验性ICH大鼠灶周脑组织NF-κBp65表达影响的探讨

5.5针刺“百会”透“曲鬓"对实验性ICH大鼠灶周脑组织IL-6表达影响的探讨

5.6针刺“百会”透“曲鬓”对实验性ICH大鼠灶周脑组织ICAM-1表达影响的探讨

5.7针刺“百会”透“曲鬓”对实验性ICH大鼠灶周脑组织炎症反应调控机制的探讨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图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声明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 探讨针刺百会透曲鬓穴对脑出血模型大鼠脑组织炎症反应调控的作用机制。 方法: 选取健康雄性Wistar大鼠192只(其中96只大鼠用于光镜和免疫组化测定,96只大鼠用于蛋白免疫印迹和脑水含量测定),其中18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三组:模型组、针刺组和西药组,每组60只大鼠;每组再随机分为6h、1d、2d、3d、7d五个亚组,每个亚组12只大鼠;另设12只正常大鼠作为空白组。模型组参照邹氏法和Rosenberg等报道的方法,采用立体定向手术自体血注入法制备脑出血模型;针刺组大鼠针刺患侧“百会”透“曲鬓”穴。在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形态学改变;采用Berderson评分法评价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应用干-湿重法测定各组大鼠脑水含量;运用蛋白免疫印迹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中PAR-1和NF-κBp65的蛋白表达;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中IL-6和ICAM-1的阳性表达。 结果: 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测量结果 各组大鼠术后平均30min苏醒,正常组的大鼠表现正常,各造模组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灶对侧偏瘫,爬行时向右划圈,瘫痪侧前肢可见回收并屈曲于腹下,瘫痪侧后肢向后外展。以3d时神经功能缺损最为严重,多数大鼠可见追尾现象或不能站立,其后神经功能缺损逐渐减轻。针刺组大鼠与模型组比较,1d-7d评分有显著差异(P<0.01)。西药组与模型组比较,3d、7d评分有明显差异(P<0.05)。针刺组与西药组比较,2d、3d和7d评分有明显差异(P<0.05),针刺组、西药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 2.光镜观察结果 光镜下可见模型组血肿周围脑组织坏死、水肿、炎性细胞浸润,神经细胞核固缩、空泡化,毛细血管扩张、充血,3天时最为严重。针刺组脑组织逐渐修复,水肿程度较轻,炎性细胞减少。西药组与模型组比较,改变不显著。 3.脑水含量测量结果 各造模组大鼠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脑水肿现象。模型组大鼠术后6h出现轻度脑水肿现象;3d脑水肿达高峰;7d仍有轻度脑水肿现象。针刺组较模型组和西药组脑水肿程度减轻,与模型组比较在1d-7d时差异显著(P<0.01);与西药组比较在1d-3d时差异显著(P<0.01)。西药组较模型组脑水肿程度减轻,在1d-3d时差异显著(P<O.01)。 4.蛋白免疫印迹检测结果 各组不同时相点都有PAR-1和NFκBp65蛋白表达。空白组有少量表达,模型组、针刺组和西药组从脑出血后6h开始表达量明显增加,模型组PAR-1于1d达高峰,NFκBp65于2d达高峰;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PAR-1和NFκBp65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 5.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各组不同时相点都有IL-6和ICAM-1的阳性细胞表达。空白组有少量表达,模型组、针刺组和西药组从脑出血后6h开始表达量明显增加,模型组IL-6于3d达高峰,ICAM-1于2d达高峰;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IL-6和ICAM-1的阳性细胞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 6.PAR-1与NFκBp65,NFκBp65与脑水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通过直线回归分析PAR-1与NF-κBp65,NF-κBp65与脑水含量均呈正相关(P<O.01)。 结论: 1.“百会”透“曲鬓”在脑出血急性期能明显减轻神经细胞损伤及超微结构的破坏、减少炎性细胞浸润,同时,该法能够减轻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效降低脑水含量,提示对脑组织损伤及脑水肿有拮抗作用; 2.“百会”透“曲鬓”在脑出血急性期可能通过抑制PAR-1表达发挥减轻凝血酶的毒性作用,抑制炎症级联反应发生,达到减轻继发性脑损伤的作用; 3.“百会”透“曲鬓”在脑出血急性期可能通过抑制NF-κBp65表达发挥抑制其编码和转录作用,拮抗ICH后炎症反应所致的脑水肿及继发性脑损伤; 4.“百会”透“曲鬓”在脑出血急性期可能通过抑制IL-6和ICAM-1表达发挥抑制炎症因子表达和黏附反应作用,拮抗ICH后炎症反应程度,减轻脑水肿及继发性脑损伤作用; 5.通过相关性分析,推断针刺百会透曲鬓穴可能是通过抑制ICH后凝血酶引起的毒性作用,进而下调NF-κBp65的表达,抑制了核转录因子-KB的炎症因子转录作用,从而间接减少IL-6和ICAM-1的表达,抑制ICH后黏附反应和炎症反应,达到减轻炎症级联反应的程度,拮抗脑水肿和减轻继发性脑损伤的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