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针刺对脑出血急性期大鼠脑损伤及脑水肿拮抗作用的机理研究
【6h】

针刺对脑出血急性期大鼠脑损伤及脑水肿拮抗作用的机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缩略语表

声明

前 言

文献综述

1中医学对脑出血的研究

1.1中医学对人脑功能的理解

1.2中医学对脑出血病因病机的认识

1.3中医学对脑出血的辨证治疗概况

2现代医学对脑出血的研究

2.1现代医学对人脑生理功能的认识

2.2现代医学对脑出血的病理损伤机制的研究

2.3现代医学对脑出血的治疗概况

3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的研究进展

3.1 GDNF的基因及分子结构

3.2 GDNF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分布与表达

3.3 GDNF的受体及信号传递

3.4 GDNF的神经系统保护作用

3.5问题与展望

4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研究进展

4.1 MMPs分类和MMP-9的基因及分子结构

4.2 MMP-9的生物学特性

4.3MMP-9的信号传导途径

4.4 MMP-9的损伤机制

4.5问题与展望

5水孔蛋白-4(AQP-4)的研究进展

5.1 AQPs分类和AQP-4的基因及分子结构

5.2 AQP-4的分布及生理功能

5.3 AQP-4的调节及其表达的影响因素

5.4 AQP-4与脑水肿相关性的研究

5.5问题与展望

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研究进展

6.1 VEGF家族和VEGF的基因及分子结构

6.2 VEGF的分布及表达

6.3 VEGF的生物学特性及信号传导通路

6.4 VEGF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相关性的研究

6.5问题与展望

实验研究

1.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1.1实验材料

1.2实验方法

2.实验结果

2.1各组大鼠脑组织形态学的光镜观察结果

2.2各组大鼠脑组织形态学的电镜观察结果

2.3各组大鼠脑水含量的测定结果

2.4各组大鼠GDNFmRNA表达的原位杂交检测结果

2.5各组大鼠MMP-9阳性细胞表达的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2.6各组大鼠AQP-4阳性细胞表达的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2.7各组大鼠VEGF阳性细胞表达的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讨 论

1.头针疗法在脑出血急性期应用的可行性探讨

2.头穴透刺对脑出血大鼠脑组织形态学影响的探讨

3.头穴透刺对脑出血急性期脑损伤及脑水肿拮抗作用的机理探讨

3.1头穴透刺对脑出血大鼠脑水含量影响的探讨

3.2头穴透刺对脑出血大鼠脑组织GDNFmRNA表达影响的探讨

3.3头穴透刺对脑出血大鼠脑组织MMP-9表达影响的探讨

3.4头穴透刺对脑出血大鼠脑组织AQP-4表达影响的探讨

3.5头穴透刺对脑出血大鼠脑组织VEGF表达影响的探讨

结 论

致 谢

参考文献

附 图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针刺对脑出血急性期脑损伤及脑水肿拮抗作用的机理。本课题通过观察“百会”透“曲鬓”头针疗法对急性脑出血大鼠脑组织形态学及脑组织中GDNF、MMP-9、AQP-4和VEGF表达的影响来揭示对脑损伤及脑水肿拮抗作用的相关机理,为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方法奠定实验基础。 方法:选取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20只(其中160只大鼠用于光镜、电镜、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测定,另160只大鼠只用于检测脑水含量),随机分为三组:模型组、针刺组、西药组,每组100只大鼠;每组再随机分为6h、1d、2d、3d、7d五个亚组,每个亚组20只大鼠;制备脑出血模型;另设20只正常大鼠作为空白组。针刺组大鼠针刺患侧“百会”透“曲鬓”穴。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形态学改变;应用干-湿重法测定各组大鼠脑水含量;运用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等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中GDNF、MMP-9、AQP-4和VEGF阳性细胞的表达。 结果:1.光镜下可见模型组血肿周围脑组织坏死、水肿、炎性细胞浸润,神经细胞核固缩、空泡化,毛细血管扩张、充血,3天时最严重。针刺组脑组织逐渐修复,水肿程度较轻,炎性细胞减少。西药组与模型组比较,改变不显著。2.电镜下可见模型组神经细胞肿胀,染色质凝聚成块状或核成溶解状,线粒体肿胀、空泡化,嵴断裂,粗面内质网扩张,多聚核糖体解聚,突触结构肿胀。针刺组较模型组神经细胞肿胀减轻,线粒体结构破坏较轻,突触结构较清晰。西药组与模型组比较,改变不显著。3.各造模组大鼠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脑水肿现象。模型组大鼠术后6h出现轻度脑水肿现象;3d脑水肿达高峰;7d仍有轻度脑水肿现象。针刺组较模型组和西药组脑水肿程度减轻,与模型组比较在1d-7d时差异明显(P<0.01);与西药组比较在1d-3d时差异明显(P<0.01)。西药组较模型组脑水肿程度减轻,在1d-3d时差异明显(P<0.01)。4.GDNF原位杂交方法检测结果:各造模组大鼠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GDNFmRNA阳性表达增多现象。模型组大鼠术后6h即出现较明显的GDNFmRNA阳性细胞表达增多现象;1d时达高峰;2d时呈现下降趋势;7d时接近正常。针刺组GDNF的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和西药组,在相同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7d时仍有很高表达。西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MMP-9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结果:各造模组大鼠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MMP-9阳性细胞表达增多现象。模型组大鼠术后6h即出现明显的MMP-9表达增加;2d时达高峰;3d时出现缓慢下降;7d时MMP-9表达仍高于空白组。针刺组MMP-9阳性细胞表达低于模型组和西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在相同时间点均差异明显(P<0.01);与西药组比较在6h-2d时差异明显(P<0.01)。西药组MMP-9表达在1d-7d时低于模型组(P<0.01)。6.AQP-4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结果:各造模组大鼠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AQP-4阳性表达上升现象。模型组大鼠术后6h即出现AQP-4阳性细胞表达增多;3d时达高峰;7d时仍高于空白组。针刺组AQP-4表达低于模型组和西药组,在1d-3d时差异明显(P<0.01)。西药组与模型组比较,2d时稍有差异(P<0.05)。7.VEGF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结果:各造模组大鼠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VEGF阳性表达增多现象。模型组大鼠术后6h即出现大量的VEGF阳性细胞表达并出现第一个高峰;1d、2d出现缓慢下降态势;3d突然增高并达峰值;7d时阳性表达仍高于空白组。在1d-3d时间点,针刺组VEGF的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在7d时间点,针刺组VEGF阳性表达反而较模型组明显增多(P<0.01)。西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在7d时较模型组增多明显(P<0.01)。 结论:1.“百会”透“曲鬓”头针疗法在脑出血急性期能明显减轻神经细胞损伤及超微结构的破坏、减少炎性细胞浸润、降低血肿周围脑组织脑水肿程度,提示对脑组织损伤及脑水肿有拮抗作用。2.该方法可能在脑出血急性期通过促进内源性GDNFmRNA表达、抑制内源性MMP-9和AQP-4表达、早期抑制VEGF的表达并后期促进VEGF的表达、降低脑水含量等途径发挥拮抗脑损伤及脑水肿作用。该方法可能在脑出血急性期具有良性的双向调节作用;疗效优于茴拉西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