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乡村景观要素保护下的封丘县耿村景观规划
【6h】

乡村景观要素保护下的封丘县耿村景观规划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2 乡村风貌同质化

1.2.3 乡村文化逐渐丧失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3 技术路线

1.5.1 国外研究进展

1.5.2 国内研究进展

2 乡村景观要素保护的相关概述

2.1 乡村景观概念

2.1.1 乡村景观的定义

2.1.2 乡村景观的功能

2.1.3 乡村景观的特征

2.2 乡村景观要素构成

2.2.1 自然景观

2.2.2 聚落景观

2.2.3 生产景观

2.2.4 文化景观

2.3.3 非实体要素

2.4 乡村景观要素保护原则

2.4.1 整体性原则

2.4.2 原真性原则

2.4.3 地域性原则

2.4.4 生态性原则

2.5 相关理论依据

2.5.1 人类聚居环境学

2.5.2 地域性理论

2.5.3 有机更新理论

3 相关案例分析

3.1 河南孟州市莫沟村

3.1.1 项目概况

3.1.2 要素构成及特征

3.1.3 保护措施

3.2 河南兰考县张庄村

3.2.1 项目概况

3.2.2 要素构成及特征

3.2.3 保护措施

3.3 陕西礼泉县袁家村

3.3.1 项目概况

3.3.2 要素构成及特征

3.3.3 保护措施

3.4 借鉴总结

3.4.1 生态环境的保护

3.4.2 乡村肌理的保护

3.4.3 乡村文化的保护

3.4.4 建筑形式的保护

4 不同层次下乡村景观要素的保护策略

4.1 宏观:乡村景观整体风貌保护

4.1.1 生态要素的恢复性保护

4.1.2 聚落肌理的延续性保护

4.2 中观:聚落空间体系保护

4.2.1 营造公共空间

4.2.2 开发道路空间

4.2.3 塑造庭院空间

4.3 微观:乡村建筑形式保护

4.3.1 建筑的改造与新建

4.3.2 乡土景观材料的再现

4.3.3 乡村文化符号的提取与重构

5 实例验证—封丘县耿村景观规划

5.1.1 区位交通

5.1.2 历史人文

5.1.3 土地利用现状

5.2 耿村景观要素现状分析

5.2.1 自然景观要素

5.2.1 聚落景观要素

5.2.3 生产景观要素

5.2.4 文化景观要素

5.2.5 问题分析

5.3 SWOT分析

5.3.1 优势(Strengths)

5.3.2 劣势(Weakness)

5.3.3 机遇(Opportunities)

5.4.1 规划构思

5.4.2 总平面规划

5.4.3 结构规划

5.4.4 交通体系规划

5.4.5 生态提升规划

5.4.6 基础设施规划

5.5 乡村景观要素保护及表达

5.5.1 自然景观

5.5.2 聚落景观

5.5.3 生产景观

5.5.4 文化景观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乡村景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在带动乡村发展的同时,也对乡村景观风貌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给乡村景观的传承和延续带来非常巨大的挑战。如何进行乡村生态环境修复、景观风貌特色保留和文化传承,对乡村景观规划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是本文研究的方向。
  本文以豫北平原的耿村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该村的场地现状,发现场地目前缺乏乡村景观的整体性、原真性、地域性和生态性,其构成是由自然景观(天然渠、河滩地)、聚落景观(乡村建筑、街巷、公共空间)、生产景观(林地、农田)、文化景观(萧记美食故里、慈善文化、传统技艺与节日)四个部分组成,形成两分滩、七分田、一分宅的面状镶嵌景观格局特征。由此分析了与场地肌理相近的案例——河南孟州市莫沟村、河南兰考县张庄村和陕西礼泉县袁家村,通过案例的要素构成特点及保护措施,总结乡村景观保护侧重点,包括生态环境、乡村肌理、乡村文化以及建筑形式四个方面。由此构建不同层次下乡村景观要素的保护策略,包括宏观上乡村整体风貌、中观聚落空间体系以及微观建筑形式的保护。
  规划中提出绿色、蓝色网络构建的理念,延续耿村的绿色廊道和水脉网络,提出道路+农田、堤岸、鱼塘、庭院四种生态化设计模式,保护生态网络空间,并将保护策略及方法在自然、聚落、生产、文化景观要素中应用,其中自然景观规划的主旨是重塑被人破坏的乡野风光,进行生态要素的恢复性保护,主要在水上休闲娱乐区内表达;聚落景观主要在传统村落体验区来表达,通过塑造邻里交往空间,增加乡村文脉表达的载体,增加人们对乡村的归属感;生产景观主要在果蔬茶生态采摘区和农耕风光展示区两个区域内体现,主要保护田园风光和农耕文化,保护耿村的农田肌理;文化景观主要通过村入口、萧氏祠堂、文化广场等重要节点来表达,来展示耿村的文化特色。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