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周围型肺癌的超声征像与肿瘤MVD的相关性研究
【6h】

周围型肺癌的超声征像与肿瘤MVD的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通过能量多普勒超声观察周围型肺占位血流与其MVD(microvessel density,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研究,探讨彩超对周围型肺占位的诊断价值。 方法:对81例周围型肺占位进行高分辨率彩色超声二维观察、CDPI (color Doppler power imaging, 彩色多普勒能量图)观察。根据CDPI上血流程度分为0~Ⅲ4个等级,其中0~Ⅰ级为少血供组,Ⅱ~Ⅲ级为多血供组。再用PD(pulse Doppler, 脉冲多普勒)多点寻找动脉血管,确定其频谱类型,测量Vp(peak systolic velocity, 收缩期动脉峰值速度)和RI(resistance index,阻力指数),选取Vp 、RI最小的两组数据。对其中52例行手术切除者,免疫组化方法测定手术标本MVD,术前CDPI观察血流采用血流面积法。CDPI与MVD相关性采用直线相关分析。 结果:通过对81例周围型肺占位的二维超声观察,从病灶形状、回声类型、病灶内是否均匀、细支气管、病灶表面形态、强回声包膜六方面进行分析。统计方法采用x2检验或方差分析。结果除回声类型外,余项目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通过CDPI观察肿块血流。结果:1. ≤3cm组与>3cm组少血供组和多血供组比较,经过x2检验x2=4.52,P<0.05。良恶性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x2=10.38, P﹤0.01)。恶性病变中腺癌与鳞癌组间无显著性差异2.良恶性病变中良性组Vp45.43±20.01cm/s、RI0.67±0.33;恶性组Vp22.41±8.68 cm/s、RI 0.47±0.15。经t检验或F检验,良恶性病变之间,在Vp、RI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3.良性组中炎性假瘤、肺炎实变、结核之间Vp无显著差异; RI通过t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 。他们的RI分别为结核0.45±0.16、炎性假瘤0.69±0.28、肺炎实变0.75±0.13。 通过彩超观察及结合穿刺活检诊断周围型肺占位,诊断准确率为88.78%、诊断敏感性为89.44%、特异性为96.44%(与术后病理对照)。该项手段对于周围型肺占位诊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通过对手术标本切片的血管分布观察,发现在超声引导经皮肺穿刺中,挑选血供较丰富的区域周边(即肿瘤细胞密集区)穿,可提高穿刺的阳性率。 通过52例手术切除病例行MVD测定。结果1.良性组MVD54.60±8.72,鳞癌组MVD42.16±11.21,腺癌组MVD45.27±12.63,恶性组中淋巴结未转移组MVD38.73±10.71, 淋巴结转移组MVD46.92±12.09, 临床分期中Ⅰ+Ⅱ为31.14±11.65,Ⅲ+Ⅳ为47.91±12.26。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周围型肺占位MVD值与其大小、良恶性、有无纵隔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有关,与恶性病变中组织分型无关。2.CDPI血流面积与MVD关系用直线相关分析,检验结果呈正相关,r=0.661(P=0.00)。 结论:CDPI观察血流和MVD均与肿块大小、良恶性有关,与恶性病变中组织分型无关。CDPI与MVD呈正相关。CDPI观察血流是初步判断周围型肺占位良恶性的可靠方法。良性病灶较恶性病灶血供丰富。恶性病变血流的Vp、RI较良性病变低,呈低速低阻型。二维、CDPI观察结合测量Vp和RI,可初步诊断周围型肺占位的良恶性,并评估其预后。上述检查手段结合超声引导穿刺活检可最后确诊。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