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汉语网络语言中的隐喻研究
【6h】

汉语网络语言中的隐喻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近年来,隐喻已成为国内外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传统隐喻观仅仅把隐喻当成一种语言现象,而当代隐喻观则将其视作是一种思维和认知方式,它不仅仅是语言修辞手段,而且它植根于语言、思维和文化中,是人类普遍的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Lakoff 和Johnson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的实质就是以一个概念去理解、建构、表述另一个概念,利用始源域去构建和理解目标域,实现两个概念域之间的跨域映射。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产生和发展,一些与之相关的概念也随之产生。人们在面对一些未知事物时,习惯上倾向于借助已有的概念结构来认识新事物,因此隐喻成为了人们构筑与计算机和网络相关的新概念的重要手段。近年来,一些学者从认知的角度谈论网络隐喻,但是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电脑和网络技术的应用方面,语料的收集也局限于电脑和网络技术相关的术语上,忽视了网络作为一个重要的人际交流平台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本文选用汉语网络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素材的收集覆盖了电脑网络技术领域,网络文化领域,以及即时和非即时电脑辅助交流领域,运用Lakoff的概念隐喻理论,从自然发生的网络语言语料入手,揭示了汉语网络语言中存在着系统的概念隐喻这一语言现象,较为详实的总结出人们在理解与电脑和网络相关的知识以及在网络交流的过程中形成的一些隐含的概念隐喻,将其按照Lakoff对概念隐喻的三种分类即结构隐喻、方位隐喻和实体隐喻进行归类分析,并对汉语网络语言中的动物隐喻以及一些文化隐喻进行了分析。文章同时还从认知、语言学、心理的角度对网络语言中隐喻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结合Lakoff的隐喻理论,从源域的选择,隐喻的经验基础,映射三方面对网络语言中隐喻的产生机制进行了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