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年代旱作小麦品种生育特性的研究
【6h】

不同年代旱作小麦品种生育特性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1章 综述

1.1 不同年代小麦品种的差异

1.1.1 不同年代小麦品种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差异

1.1.2 不同年代小麦品种光合特性的差异

1.1.3 不同年代小麦品种代谢生理的差异

1.1.4 不同年代小麦品种遗传特性的差异

1.2 不同年代其他作物品种差异

1.2.1 不同年代其他作物品种生长发育及产量差异

1.2.2 不同年代其他作物品种光合、荧光特性差异

1.2.3 不同年代其他作物品种对营养元素吸收、利用差异

1.2.4 不同年代其他作物品种生理特性的差异

1.3 立题依据和意义

第2章 不同年代旱作小麦品种生长发育、物质转运和产量的差异研究

2.1 材料方法

2.1.1 供试材料

2.1.2 试验设计

2.1.3 测试指标与方法

2.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年代旱作小麦品种产量差异的研究

2.2.2 不同年代旱作小麦生长发育差异的研究

2.2.3 不同年代旱作小麦品种干物质积累差异的研究

2.2.4 不同年代旱作小麦品种各器官干物质运转的差异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不同年代旱作小麦品种旗叶和籽粒代谢差异的研究

3.1 材料方法

3.1.1 供试材料

3.1.2 试验设计

3.1.3 测试指标与方法

3.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年代旱作小麦品种旗叶和籽粒代谢生理的研究

3.2.2 不同年代旱作小麦品种旗叶衰老生理的研究

3.2.3 不同年代旱作小麦品种籽粒蛋白质和淀粉含量的研究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2010~2011年在大田试验条件下,选用不同时期在黄淮冬麦区育成并具有一定代表性的7个旱作小麦品种(系),分别为碧码6号(20世纪50年代)、丰产3号(20世纪60年代)、阿勃33(20世纪70年代)、豫麦49(20世纪90年代)、洛旱2号和矮抗58(本世纪初小麦新品种)、洛旱11号(现代小麦新品系)。研究了不同年代小麦品种的生长发育、干物质运转规律、生理特性和籽粒产量、品质性状。主要结果如下:
  1.随着育种年代的更替,小麦品种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发生改变,基本上是朝着有利于高产的方向前进,在干旱条件下,近现代品种的有效穗数、千粒重较高,获得了较高的产量,50年代和60年代品种穗粒数较高,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产量;不同年代小麦品种产量与产量农艺性状间的相关性并不是很强,小麦品种产量潜力的提高主要是通过改善产量构成因素实现的。
  2.早期品种株高较高,分蘖成穗率低,近现代品种株高较低,分蘖成穗率高,无效分蘖少,减少了无效养分的消耗。不同年代小麦品种灌浆后各品种叶面积均下降,70年代推广品种丰产3号,近现代推广品种矮抗58和洛旱11号下降速率较低,维持了灌浆后期较长的光合有效期。近现代品种矮抗58、洛旱11号和豫麦49能积累较多的干物质,为籽粒产量的提高提供较多的碳源。
  3.不同年代小麦品种不同器官对籽粒的贡献率并无明显规律,但总干物质运转的贡献率表现为近现代品种趋向于变低的趋势,说明近现代品种主要靠提高花后干物质积累量来实现产量的提高。不同器官的转运量以茎最高,叶其次,鞘最低,不同器官转运率叶最高,茎其次,鞘最低,不同器官对籽粒的贡献率与转运量规律相同,茎最高,叶其次,鞘最低。
  4.近现代小麦品种在灌浆过程中能保持较高的叶片可溶性糖含量,能为小麦籽粒产量的形成提供较多的碳源,灌浆期旗叶氮代谢活性高,衰老进程缓慢,有利于籽粒产量的形成和提高,叶片的游离脯氨酸含量低,植株的抗逆性增强,而早期品种灌浆后期植株体内积累了大量的游离脯氨酸,植株的抗逆性较弱。
  5.近现代品种灌浆后期叶片SOD活性高、MDA含量和超氧负离子含量低,抗衰老能力强,有利于减轻衰老过程中的膜脂过氧化作用对细胞膜的损伤,而早期品种在灌浆后期,叶片SOD活性低、MDA含量和超氧负离子含量急剧升高,细胞膜损伤程度较大,延缓植株的衰老的能力较弱。
  6.近现代品种的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较高,对改善小麦籽粒的营养品质有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