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穴位埋针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对肺功能的影响
【6h】

穴位埋针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对肺功能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目的: 通过观察穴位埋针法对支气管哮喘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和肺功能的疗效及对血清白介素-8(IL-8)含量的影响,综合评价穴位埋针法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从而为临床治疗支气管哮喘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将65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穴位埋针组)33例,对照组(基础治疗组)32例,疗程42天。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症状和体征以及血清IL-8的含量变化。 结果: 1.治疗组总有效率93.9%,临床疗效显著。 2.两组患者症状及体征均有明显改善,其中治疗组中气短症状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他症状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3.两组患者治疗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值流速(PEF)较治疗前均有所增加,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4.两组患者治疗后IL-8水平均有所下降,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 结论: 1.穴位埋针法能有效地控制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症状与体征,临床疗效显著。 2.穴位埋针法可以明显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其临床疗效满意。 3.穴位埋针法治疗支气管哮喘,通过降低血清IL-8的含量,从而减少炎性细胞和炎症介质的释放,这可能是实现穴位埋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作用途径及机制之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