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爱有差等”与“爱无差等”——儒家“仁爱”与墨家“兼爱”思想比较研究
【6h】

论“爱有差等”与“爱无差等”——儒家“仁爱”与墨家“兼爱”思想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导论

1 选题意义

1.1理论意义

1.2现实意义

2研究现状

2.1国内研究动向

2.2 国外研究动向

3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和创新之处

3.1研究的主要内容

3.2主要研究方法

3.3创新之处

第1章“爱有差等”与“爱无差等”的基本内容

1.1“爱有差等”思想

1.1.1“爱有差等”提出的背景

1.1.2“爱有差等”的内涵

1.1.3“爱有差等”的实施方法

1.2“爱无差等”思想

1.2.1“爱无差等”提出的背景

1.2.2“爱无差等”的内涵

1.2.3“爱无差等”的实施方法

第2章“爱有差等”与“爱无差等”的比较

2.1“爱有差等”与“爱无差等”的相同点

2.1.1共同的伦理准则:爱人

2.1.2共同的价值取向:对人的尊重

2.1.3共同的立论根据:天

2.2“爱有差等”与“爱无差等”的不同点

2.2.1实施方式不同

2.2.2与宗法制的关系不同

2.2.3心理动因不同

第3章 对“爱有差等”与“爱无差等”的评价

3.1对“爱有差等”思想的评价

3.1.1爱有差等维系家庭伦理道德的基石

3.1.2过分强调“爱有差等”阻碍社会进步

3.2对“爱无差等”的评价

3.2.1“爱无差等”对社会的促进作用

3.2.2“爱无差等”过于理想化脱离实际

3.3“爱有差等”与“爱无差等”在实践中相互协调

第4章“爱有差等”与“爱无差等”对爱的教育的借鉴意义

4.1当今社会爱的缺失导致的问题及其原因

4.1.1爱的缺失导致的问题

4.1.2爱的缺失的原因

4.2加强爱的教育,营造充满爱的社会

4.2.1加强爱的内容的教育

4.2.2塑造充满爱的环境

4.2.3通过教育实现爱的内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儒墨两家作为先秦时期两大显学,针对当时礼崩乐坏、上下相篡、动乱不安的社会现状都提出了自己的救世主张,儒家提倡“仁爱”,认为爱人应该是由“爱由亲始”到“泛爱众”的逐渐外推过程,认为爱是有差等的;而与儒家相对的墨家则提出了爱不分等级、不分亲疏贵贱、不分远近的“兼爱”主张。本文在对儒家的“仁爱”思想与墨家的“兼爱”思想的提出背景、内涵、实施方法进行阐述的基础上,结合收集的有关儒墨两家爱人思想的研究成果,指出两家思想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在此基础上结合史实对两家思想进行了评价。借助比较分析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把儒墨两家爱人思想中的精华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相关范畴结合起来,通过分析找到解决当今社会由于爱的缺失引发的问题的对策。论文主要分五部分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是导论,在这一部分主要是对论文的研究意义和国内外的现状作简单的介绍。
  第二部分是基础性的介绍,主要是对“爱有差等”和“爱无差等”进行详细的梳理和阐述。首先是从社会历史基础,理论产生的渊源和阶级基础三方面对儒墨两家思想提出的背景进行了概括,从这一部分也可以总结出儒墨两家之所以提出不同的爱人思想的原因;其次是阐述了两家思想的内涵,儒家的“爱有差等”的内涵包括从“爱亲”到“泛爱众”和以“礼”为核心的等级秩序观两方面。墨家的“兼爱”思想的内涵包括视人若己与爱的平等性两方面;最后对儒墨两家爱的实施方法进行了阐述。
  第三部分把儒墨的爱人思想进行比较研究,找出两家理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包括爱人是儒墨两家共同的伦理准则,都注重人的价值和都把“天”作为立论根据三方面。不同点是二者的施爱方式不同,与我国传统宗法制的关系不同和心理动因的差异。其中施爱方式的不同表现在儒家的仁爱是逐步扩推的爱,强调“忠恕”之道,墨家兼爱的推行则是与“利”联系在一起的。
  第四部分是通过前面的分析,结合古今分别从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两方面对儒墨两家的爱人思想进行了评价,进而找出“爱有差等”与“爱无差等”思想对当今社会的积极借鉴意义。
  第五部分阐述了我国当今社会由于爱的缺失引发的人际关系冷漠,社会道德的滑坡,同情心缺乏等问题并概括总结出爱的缺失的原因,汲取儒墨两家思想的精华并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范畴,从加强爱的教育内容、创设爱的教育环境与实现爱的内化三方面找到解决当今社会爱的缺失引起的问题的对策。这一部分也本文的重点所在,因为对儒墨两家的爱人思想进行比较分析,就是为了古为今用找到解决爱的缺失所引发的问题的对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