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手术方式对食管癌术后降钙素原和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6h】

不同手术方式对食管癌术后降钙素原和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材料

2.2 具体方法

2.2.1 术前准备

2.2.2 手术方法

2.3 研究方法

2.4 观察指标

2.4.1 红细胞沉降率

2.4.2 C反应蛋白

2.4.3 降钙素原

2.4.4 血培养/骨髓培养

2.5 统计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开放组术前1天与术后PCT值变化分析

3.3 微创组术前1天与术后PCT值变化分析

3.4 开放组和微创组术前、术后PCT变化分析

3.5 两种术式发生细菌感染情况分析

3.6 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患者术后PCT变化分析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目的:探究全腔镜手术与开放性手术对食管癌术后降钙素原水平影响的相关性研究。
  方法:本研究纳入2015.9.10~2016.2.01安阳市肿瘤医院胸外科食管癌80例患者,采用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全腔镜手术(微创组)40例,开放性手术(开放组)40例。术前常规检查上消化道钡餐及电子胃镜、病理检查,明确病变部位及病理类型,排除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及术前已存在感染,特别是肺部感染的患者。其中微创组年龄在31~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0岁,开放组年龄范围为43~73岁,平均年龄为57岁,两者无显著性差异;其中微创组男性为28人,女性为12人,开放组男性为25人,女性为15人;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组别、病变部位、术前合并症及病理分期、手术时间等方面都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重点关注不同组患者的WBC、ESR、CRP、PCT等数据之间的差异。指标检测方法:对于血常规的检测数据使用血细胞分析仪来测试,ESR的数据应该采用魏氏测定法来确定,CRP需要提取并利用免疫比来测定,PCT采用透射免疫浊度法,术前1天、术后第1、4、7天清晨空腹分别抽取静脉血3ml。这些工作都在选定的安阳市肿瘤医院完成,并给出数据。
  结果:全部患者术后d1、d4、d7天PCT值较术前均升高(P<0.05);开放组较微创组术后d1、d4、d7天PCT值均显著升高(P<0.01);术后发生细菌感染概率开放组高于微创组(P<0.01);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术后PCT变化分析结果: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术后第1天的P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感染组术后d4、d7天均高于非感染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PCT在并发感染后即明显增高,经治疗后下降,术后第4天与第7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降钙素原作为诊断细菌感染有效的生物学指标,对感染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全腔镜手术比开放性手术对食管癌术后降钙素原含量更低,感染概率更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