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晚清江苏地方自治的推行、困厄与影响
【6h】

晚清江苏地方自治的推行、困厄与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引 言

一、晚清江苏地方自治的推行及背景

1、晚清地方自治推行的历史背景

(1)思想源流

(2)政治结构特点

(3)晚清经济改革与市民社会的发育

(4)科举制的废除

2、晚清江苏地方自治推行过程

二、晚清江苏地方自治的困厄原因

1、对官办模式的分析

2、财政危机与地方自治关系

3、从文化资源上分析

三、晚清江苏地方自治的社会影响

1、消极影响之一:民变与商变的激化

2、消极影响之二:制度引进中的本土化与功利化

3、晚清江苏地方自治的积极影响

结 语

注 释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第一部分首先介绍江苏地方自治推行的宏观背景,即思想发展上的源流关系,地方政治结构特点的必然结果,经济改革与士绅力量壮大的结果,市民社会形成的影响,科举制废除后文化精英生活史的变化、新型文化教育事业兴起的影响.并介绍在1908年前后江苏地方自治推行的详细经过,两个时期不同的特点.第二部分从不同角度来分析江苏地方自治所受困厄的原因.第一点主要分析晚清江苏地方自治中官办模式的缺陷及形成原因,及与绅办地方自治间冲突,认为从本质上讲这是国家与社会两种关系模式冲突结果;第二从财政上分析,认为清末财政危机,国税地税改革的功利性,地方自治推行中的公款公产调查,加征捐税均对自治推行有不利影响;第三从文化资源上分析,认为科举制废除后,江苏出现了新型文化教育事业,这种文化资源上的发散与清廷对其控制垄断形成矛盾,此外广大下层群众被排除在文化资源拥有者之外,均不利于自治的推行.第三部分,消极与积极两个方面评论江苏地方自治的影响.而主要分析其消极影响,即制度引进中的功利化,本土化,以及民变商变为表现的社会矛盾的加剧.结语部分,将从分析晚清江苏地方自治的推行、困厄原因来说明近代政治体制的发生依据、功能目标、结构特点和实际运作、效用,从而总结出晚清政府改革及政治近代化中带有普遍性的经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