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商丘市农村社会体育现状调查与发展研究
【6h】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商丘市农村社会体育现状调查与发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前言

1.1选题依据

1.2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研究的目的

1.2.2研究的意义

1.3文献综述

1.3.1关于新农村建设中的体育研究

1.3.2农村体育与经济、社会文化的关系研究

1.3.3农村体育的发展战略与对策研究

1.3.4对农村体育研究的总结反思

1.3.5河南省农村社会体育的研究

2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2.2.2调查法

2.2.3观察法

2.2.4数理统计法

2.2.5逻辑分析法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商丘市概况

3.2商丘市农村社会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

3.2.1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3.2.2农民的体育锻炼现状

3.2.3农民对体育的认知状况

3.2.4农村社会体育组织现状

3.2.5农民体育消费状况

3.2.6农村高收入农民与低收入农民的体育态度和体育生活方式比较

4结论与对策

4.1结论

4.2对策

5致谢

6注释

7参考文献

8附录

9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方法,考察了商丘市农村农民参与体育锻炼、对体育的认知、农村社会体育组织、体育消费以及高收入农民与低收入农民的体育态度和体育生活方式比较等情况,并对其进行了分析。调查结果发现:商丘市农民有较多的余暇时间,余暇时间以看电视、玩棋牌、聊天为主,农民对度过余暇时间的方式感到满意;不参加体育活动的农民数量较多,占到调查人数的60.2%,影响农民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观因素是对体育活动没有兴趣、怕人讥笑和认为身体好不需要活动,客观因素排在首位的是无体育设施,其次是无人组织;商丘市农村体育人口为8.1%。农民的体育锻炼场所是庭院、大路上、运动场地。农民实际参与的体育项目有篮球、羽毛球、慢跑与散步、乒乓球、台球:农民对农村体育法规的认知程度较差,农民对体育信息的拥有情况和政府的宣传有密切关系,政府部门没有较好进行体育知识的宣传和农民的体育需求的收集。农民在体育的价值观方面有较好的认识;商丘市农村社会体育组织现状堪忧,存在体育组织不健全和领导不重视问题,这和日益高涨的农民体育热情很不相符;农民体育活动的经费来源以行政拨款为主,农村体育竞赛开展状况不理想;商丘市农民的体育消费还处于初级阶段,以消费体育服装和体育器材为主,且体育的非物质消费男女存在明显差异;高收入农民比低收入农民有较好的业余生活方式、体育认识、体育锻炼习惯和较高比例的体育人口。 最后,根据论述和调查的结果,提出商丘市农村社会体育发展的对策应该是:加强商丘市体育局对农村社会体育的管理,对事关农民身体健康和社会发展的体育事业要加强领导,统筹规划,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职能;健全各县乡社会体育组织建设,形成政府管理、依托社会、全民参与、村民自治的社会化管理体制,科学实施管办分离,做到管好体育、办好体育;大力培养农村社会体育骨干,建设一支庞大的高素质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加快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要广开资金渠道,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资助体育健身活动,提倡家庭和个人为体育健身投资,形成一种政府拨款,社会筹集和个人投入相结合的多元化资金投入格局;实施体质监测,提倡科学健身,加强监测工作人员培训,定期进行体质监测并发布监测信息,为政府和群众提供咨询服务;在节假日多举办一些具有商丘地方农民特色的体育竞赛,除了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外,还要举办一些诸如打铜锣、扭秧歌、打腰鼓,以及舞龙舞狮、踩高跷等具有商丘市地方特色的文化体育活动;以商丘师范学院为依托长期开展“体育三下乡”活动,充分利用商丘师范学院体育学院雄厚的师资力量和朝气蓬勃的学生群体,考虑“政府出资,院校出人”的模式把商丘市农村“体育三下乡”工作长期进行下去;加强宣传工作,充分应用一切新闻媒体,和形式新颖、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表演、活动,把健康科学的健身方法、思想和文化送到群众的身边。本研究是针对商丘市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社会体育探索性研究,旨在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理论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