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唐诗类苑》研究
【6h】

《唐诗类苑》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 言

一、选题的研究现状和学术意义

二、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张之象生平与思想研究

第一节张之象生平事略

第二节张之象交游考

第三节张之象的学术思想

第二章《唐诗类苑》的基本面貌

第一节《唐诗类苑》的成书与刊刻

第二节《唐诗类苑》性质探讨

第三节《唐诗类苑》的编纂得失

第三章《唐诗类苑》文献来源研究

第一节《唐诗类菟》采录文献的规模

第二节几种重要的文献来源考述

第四章《唐诗类苑》的地位与影响

第一节《唐诗类苑》的地位

第二节《唐诗类苑》的影响

结语

张之象年表1

张之象年表2

张之象年表3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本论文以明嘉靖年问张之象所编诗歌总集《唐诗类苑》为研究对象。《唐诗类苑》二百卷,明上海张之象编辑、王彻补订,约编成于嘉靖中后期,刊刻于万历二十九年,是现存最早、规模最大、体系较为完备的分类唐诗总集。此书共收录1472位涛人、28067首诗,内容涵盖初、盛、中、晚唐,对清编《全唐诗》的成书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唐诗史上具有典范意义和深远影响。但由于此书从编成到刊刻就历经半个世纪,清代自流入内府后,更难得一见,现存只有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本、日本内阁文库藏残本和日本国会图书馆藏本等几个本子,故学界对此书的基本面貌、编纂体例、学术价值等都知之甚少,关于张之象及其《唐诗类苑》的研究基本处于空白。直到上个世纪末《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收入北京大学图书馆所藏明万历二十九年刻本,《唐诗类苑》才逐渐为人们所见。2006年4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了日本学者中岛敏夫的整理本《唐i寺类苑》。论文对《唐诗类苑》作全面深入的探讨,力图发掘出《唐诗类苑》的学术价值。 本论文以明代中期文学思想发展为背景,对张之象编纂的唐诗总集《唐诗类苑》进行作家作品研究,主要对张之象的生平事略、《唐涛类苑》的编纂宗旨、编纂体例、成书和刊刻经过及其在后世的地位与影响进行全面深入的考察,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较确实的依据。 论文由引言、正文四章和附录组成。 引言部分,先对研究对象的得名、选题的学术意义和研究现状加以简要分析,再交代论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创新点。 第一章为张之象生平与思想研究。本章详细考察了张之象的生平事略,分游学成均、稍从禄仕、归隐著述三个阶段,论述张之象的生活道路和思想历程。同时以张之象的社会活动为中心,从先辈、知交等方面去考证张之象的交游情况,从一个侧面反映张之象在明代中后期东南文坛上的地位与影响。最后也注意到从文学、史学、文献学三个方面论述张之象的学术思想。 第二章对《唐诗类苑》的基本面貌进行深入的分析,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较确实的依据。第一节主要从《唐诗类苑》的编纂宗旨、编纂体例、成书与刊刻经过三个方面,探究《唐诗类苑》在体例上的独特之处。第二节从类书和总集两个角度,来分析《唐诗类苑》的性质归属,确定《唐诗类苑》不是类书,而是分类编纂的庸涛总集。第三节主要分析《唐诗类苑》一书的编纂得失。 第三章是对《唐诗类苑》文献来源的研究。首先对《唐诗类苑》采录文献的规模进行分析,认为《唐诗类苑》采录的文献资料包括诗文别集、总集、类书、诗话、稗史小说等:其次是对《艺文类聚》、《初学记》、《文苑英华》、《乐府诗集》、《唐类编歌诗》、《唐诗品汇》等几种重要文献来源的考述,并力求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看法。 第四章论述《唐诗类苑》的地位和影响。指出《唐诗类苑》的地位表现在三个方面:《唐诗类苑》是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分类唐诗总集,是分类唐诗总集的扛鼎之作;《唐诗类苑》对唐代诗史的划分,使网唐分期说更加完善;《唐诗类苑》对清编《全唐诗》的成书起了重要的作用。同时,这部书也因为自身体例上的特殊,对后世诗文总集和类书的编纂都有影响。 附录部分为《张之象年表》,通过对张之象及其交游主要生平事迹、学术活动与创作成就的编年,为深入研究明代中后期东南文坛的学术详情及文士交往提供翔实可信的文献材料。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