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勐醒芒毛苣苔和卷丝苣苔化学成分研究
【6h】

勐醒芒毛苣苔和卷丝苣苔化学成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附图

前言

第一章勐醒芒毛苣苔及卷丝苣苔化学成分研究

第一节勐醒芒毛苣苔化学成分研究

1.1引言

1.2实验方法

1.3结构解析

1.4结果与讨论

第二节卷丝苣苔化学成分研究

2.1引言

2.2实验方法

2.3结构解析

第三节分类学探讨

3.1化学分类学概述

3.2特征性化学成分

3.3生活合成与化学分类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勐醒芒毛苣苔、卷丝苣苔和密环菌脂肪酸成分研究

1勐醒芒毛苣苔脂肪酸成分研究

1.1仪器与方法

1.2结果与分析

2卷丝苣苔脂肪酸成分研究

2.1仪器与方法

2.2结果与分析

3密环菌脂肪酸成分研究

3.1仪器与方法

3.2结果与分析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综述:苦苣苔科植物研究进展

1前言

2苦苣苔科植物研究进展

2.1苦苣苔亚科植物地理分布概况

2.2苦苣苔科植物园林方面的研究

2.3苦苣苔科植物的细胞学研究

2.4苦苣苔科植物新种发现

2.5苦苣苔亚科绝灭模式和速率的研究

3苦苣苔科植物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3.1黄酮类成分

3.2苯乙醇苷类化合物

3.3醌类化合物

3.3萜类化合物

3.4其他类型化合物

4苦苣苔科植物化学系统学研究进展

4.1从植物色素分布看苦苣苔科两亚科的划

4.2从苯丙素苷类成分的分布看苦苣苔亚科四个族的划分

5苦苣苔科植物临床应用及药理作用

5.1苦苣苔科植物临床应用

5.2苦苣苔科植物药理作用

参考文献

结论

论文创新点

研究生期间已经发表的文章

致谢

展开▼

摘要

苦苣苔科(Gesneriaceae)是一个中等大科,约有150属3 700余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及南部、非洲、欧洲南部、大洋洲、南美洲至墨西哥的热带及温带地区,仅2种分布在北美洲南部和南美洲北部。中国拥有丰富的野生苦苣苔科植物,已知有58属463种,其中27属375种为中国所特有,3种美味的野菜和100种民间草药。 由于该科植物分布的狭域性、生境的隐蔽性和花期的不一致性,多数种采集难度大。在中国苦苣苔科植物中,约有25%的属和30%的种直到20世纪50年代后才陆续被采集和命名,而这一过程至今还在延续。新种属的不断发现,使该科植物的分类学研究、化学成分研究、染色体及基因研究、组织培养及植物栽培研究成为热点,该科植物的100多种民间草药也成为寻找先导化合物的热点。 植物化学成分在植物界中的分布是植物进化过程中自然选择的结果,与植物类群间的亲缘关系及演化程度密切相关。将某一化合物分布式样用于植物系统学考察,对解决经典分类中的某些疑难问题及活性成分在植物新资源中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寻找具有显著生物活性的成分及先导化合物,探索苦苣苔科植物的化学分类学规律,为该科植物分类学提供佐证,我们研究了苦苣苔科植物卷丝苣苔(Corallodiscus kingianus)和勐醒芒毛苣苔(Aeschynanthus mengxinggensis)的化学成分及相关生物活性。 勐醒芒毛苣苔(A.mengxinggensis),芒毛苣苔属,附生灌木或攀援灌木,稀为小型亚灌木。从勐醒芒毛苣苔干燥的全草中分离得到20个化合物,经MS、<'1>H-NMR、<'13>C-NMR、DEPT135、HMQC、HMBC等光谱及化学反应鉴定出12个化合物,即AM-01、AM-02、AM-13、AM-04、AM-07、AM-09、AM-05、AM-11、AM-15、AM-17、AM-08、AM-06。化合物类型主要为三萜、倍半萜和甾醇类。其中三萜类成分有AM-1、.AM-7、AM-4、AM-3、AM-9、AM-11;倍半萜有AM-2、AM-6、AM-8、AM-15;甾醇类有AM-5、AM-17。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苦苣苔科植物中分离得到。三萜类化合物为苦苣苔科植物中较为少见的一类成分,首次从苦苣苔科植物发现倍半萜类成分。卷丝苣苔(Corallodiscus kingianus),为珊瑚苣苔属,多年生草本。从卷丝苣苔干燥的全草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经<'1>H-NMR、<'13>C-NMR、DEPT135、HMQC、HMBC等光谱鉴定出7个化合物,即CK-01、CK-02、CK-03、CK-04、CK-05、CK-07、CK-09。化合物类型涉及三萜、甾醇及脂肪酸类。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科植物中得到。 初步讨论了该科植物化学成分间的生物转化关系,并从化学分类学的角度讨论这些物质在苦苣苔科植物分类学的意义。提出以三萜类物质作为勐醒芒毛苣苔A.mengxinggensis特征性化学成分;三萜类化合物在苦苣苔科植物进化过程中具有原始性,不受该植物分布区域的限制。 首次利用GC-MS技术检测了勐醒芒毛苣苔、卷丝苣苔和蜜环菌Amillariamellea(VahL.Ex Fr)QueL.Ⅱ脂肪部分化学成分,鉴定出90多个化合物。 最后,对苦苣苔科植物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