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从比较研究角度看我国假释制度的完善
【6h】

从比较研究角度看我国假释制度的完善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 言

一、假释制度概述

(一)假释制度的历史沿革

1.西方国家假释制度的历史沿革

2.我国假释制度的历史沿革

(二)假释制度的概念

(三)假释制度的性质

1.国家恩惠理论

2.罪犯的自身权利理论

3.小结

(四)假释制度的理论基础

1.报应刑理论

2.目的刑理论

3.刑罚一体化理论

4.小结

二、假释制度立法内容之比较

(一)假释种类之比较

1.裁量假释与法定假释

2.完全假释与部分假释

3.普通假释与特别假释

4.小结

(二)假释适用条件之比较

1.对象条件

2.时间条件

3.实质条件

4.小结

(三)假释考验期之比较

1.终身自由刑

2.有期自由刑

3.小结

(四)假释撤销条件之比较

1.因新罪而撤销

2.因发现漏罪而撤销

3.因违反管束规定而撤销

4.因不良行为而撤销

5.小结

(五)假释申请权归属之比较

1.归属刑罚执行机关

2.归属罪犯本人

3.小结

(六)假释决定权归属之比较

1.归属审判机关

2.归属司法行政机关

3.归属假释专门机关

4.小结

(七)假释适用程序之比较

1.西方国家假释程序

2.我国假释程序

3.小结

(八)假释考察监督之比较

1.由专门机构考察监督

2.由专人考察监督

3.共同考察监督

4.无考察监督

5.小结

三、我国假释制度适用现状、缺陷及完善

(一)我国假释制度适用现状

1.假释适用率畸低

2.假释适用违法率高

3.实际执行标准不一致

4.考察监督流于形式

(二)立法上存在的缺陷及完善

1.立法上的缺陷

2.立法上的完善

(三)司法上存在的缺陷及完善

1.司法上的缺陷

2.司法上的完善

结 语

参考文献

后 记

展开▼

摘要

假释制度作为一种刑罚执行变更制度,起源于十八世纪的欧洲,是近代民主与法制的产物,也是监狱文明的标志制度之一。因其顺应了刑罚个别化和行刑社会化的潮流,现已为世界各国所普遍采用。但我国假释制度的适用却不尽如人意,与其他多数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严重影响了其作用的发挥。本文对世界各国假释制度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探讨,并在对立法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基础上,提出了改进之法,以期能对我国假释制度的继续完善作出切实努力。 本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共包括以下三部分: 第一部分:假释制度概述。该部分论述了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西方和我国假释制度的历史沿革;二是假释制度的概念;三是假释制度的性质,探讨了国家恩惠和罪犯自身权利两种理论;四是假释制度理论基础,对报应刑、目的刑和刑罚一体化等三种刑罚目的进行了探讨。 第二部分:假释制度立法内容之比较。该部分对中外刑法中假释种类、适用条件、考验期、撤销条件以及中外假释制度中申请权、决定权、操作程序、监督考察等方面的规定进行比较分析。 第三部分:我国假释制度适用现状、缺陷及完善。该部分针对我国假释适用中存在的问题,探讨立法、司法中的缺陷,并提出了完善措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