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型的临床观察
【6h】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型的临床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缩略语表

摘要

引言

综述

1.祖国医学对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1.1关于病名的历史沿革及论述

1.2祖国医学对不稳定心绞痛病因病机的认识

1.3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中医治法

1.4易损斑块中医病机的认识

1.5益气活血法与易损斑块

1.6易损斑块中药干预的研究进展

2.现代医学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2.1关于病因学研究

2.2关于易损斑块

2.3关于C反应蛋白

2.4关于西医治疗

2.5易损斑块西药干预的研究进展

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1.1一般临床资料

1.2诊断标准

1.3病例选择标准

2.研究方法

2.1分组

2.4疗效判定标准

2.5统计方法

3.研究结果

3.1一般资料分析

3.2治疗后两组心绞痛疗效比较

3.3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疗效比较

3.4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

3.5治疗后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

3.6治疗后两组硝酸甘油停减情况比较

3.7治疗后两组CRP变化比较

3.8安全性观察

讨论

1.CRP与易损斑块

2.气虚血瘀证与C反应蛋白

3.病机及药物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观察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中医属胸痹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及其对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临床作用机制。 方法:将61例诊断为不稳定心绞痛,中医证属气虚血瘀证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n=30)予以常规西医治疗,不予任何中药,包括中成药及中药针剂。治疗组(n=31)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参芎葡萄糖注射液200ml,静脉滴注日1次,疗程为2周。根据治疗前后心绞痛的缓解情况、主要症状积分,硝酸甘油减停率、心电图变化、CRP变化及有无不良反应评定疗效。 结果: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组间一般资料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心绞痛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1%,对照组为7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症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中医症状总积分上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医各个症状积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心电图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51.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7%,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硝酸甘油停减情况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1.参芎葡萄糖注射液与西药常规协同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型患者能增强疗效,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及中医症候表现,减少硝酸甘油用量。 2.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协同西药常规更显著地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型患者血清CRP水平,提示该药有抗炎、稳定斑块的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