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GIS的乡镇经济空间结构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6h】

基于GIS的乡镇经济空间结构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引言

1.1选题的背景

1.2问题的提出

1.2.1河南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2.2.2河南乡镇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2.3研究的主要问题

1.3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3.1研究的目的

1.3.2研究意义

1.4技术路线

1.5可能的创新之处

2经济空间差异的文献综述

2.1国外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

2.2国内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

2.3区域经济差异影响因素研究

2.4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与地理环境研究进展

2.5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方法

3河南省村域经济差异的空间特征

3.1理论基础

3.1.1空间计量经济学

3.1.2地统计分析

3.1.3空间插值

3.1.4空间自相关

3.1.5相关软件介绍

3.2研究区概况

3.3村域经济发展空间差异

3.3.1数据的处理

3.3.2农村经济总量的空间差异

3.3.3农村产业结构的空间差异

3.3.4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空间差异

3.4村域经济空间数据的地统计分析

3.5河南省乡镇经济发展空间集聚特征

3.5.1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3.5.2局域空间自相关分析

4河南省乡镇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4.1地理环境因素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4.2非农产业对河南省乡镇经济发展的影响

4.3人均固定电话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4.4乡镇企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4.5受教育程度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4.6预算内收入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5模型的建立

5.1经典回归模型的建立

5.2空间回归模型的建立

5.3经典模型与空间回归模型的结果比较

6结论与展望

6.1关于河南省乡镇经济空间结构的总结

6.2影响河南省乡镇经济发展的环境因素

6.3对河南省乡镇经济发展的建议

6.4本次研究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区域经济差异,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区域经济差异,向来是区域经济学中实证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失衡的经济空间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种种不利影响,尤其是城乡差距的扩大,使中国农区经济发展问题成为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焦点问题。
   国内对中国农区的经济发展大多基于省市级或者县级尺度的研究,基于乡镇级别的研究较为少见。但是随着数据的可获得性提高,很多学者也开始运用各种方法从微观层面研究农区的经济发展,并得出了很多意义重大的结论。文章尝试运用新的方法,从微观尺度来研究河南农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文章综合运用了空间统计分析、空间计量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以及GIS技术,将空间自相关分析和区域经济关联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结合在一起,从空间角度,微观层面上研究区域的空间结构和区域单元之间的关联模式,并就形成该种空间结构和关联模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数据分析。文章较全面的阐述了GIS技术在区域经济空间统计分析中的应用,为GIS在复杂空间分析中的应用提供了实例研究依据;区域经济空间计量分析为评价空间因素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提供了更为精确的方法。
   本文通过运用2005年国家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详细描述了河南省乡镇经济空间结构的特征以及经济差异与环境的关系。首先,文章从经济总量、产业结构和居民生活水平三个方面,大致描述河南省乡镇经济差异;并通过插值分析得出河南省乡镇经济空间结构的总体特征;其次,通过空间自相关分析,测度其在空间分布上的集聚特征;最后,通过建立经典回归模型和空间回归模型,定量分析河南省乡镇经济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并比较模型拟合的优劣。基于这些基础研究,得出空间计量经济学在分析区域经济问题上有其重要的优势。本论文还对如何提高河南省乡镇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提出了几点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