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隔姜灸脐疗法对阳气亏虚型心衰患者消化道症状的护理效果观察
【6h】

隔姜灸脐疗法对阳气亏虚型心衰患者消化道症状的护理效果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缩略语表

摘要

前言

技术路线图

1.1 病名

1.2 病因病机

1.3 辨证分型

1.4 中医治疗

2 现代医学研究概况

2.1 概念与分类

2.2 流行病学研究

2.3 消化道症状发病机制

2.4 消化道症状治法治则

3 灸脐疗法的研究概况

3.1 灸法的起源和发展

3.2 灸法的功效

3.3 传统医学对脐的认识

3.4 现代医学对脐的认识

3.5 灸脐疗法的作用机理

3.6 灸脐疗法的临床应用

3.7 灸脐疗法的实验研究

第二部分 临床观察研究

1.3 诊断标准

1.4 病例选择

1.5 研究方法

1.6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1.7 资料收集方法

1.8 不良反应记录及处理

1.9 统计学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病例分布

2.2 依从性评价

2.3 基线比较

2.4 安全性评价

2.5 疗效性观察指标比较

3 讨论

3.1 选穴研究

3.2 隔姜灸脐疗法促进慢性心衰患者消化道症状的中医症候转归

3.3 隔姜灸脐疗法改善慢性心衰患者胃肠道症状分级评分

3.4 研究心得

3.5 本研究不足之处

3.6 下一步研究计划

4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声明

个人简介

附录

展开▼

摘要

目的:
  本研究采用隔姜灸脐疗法,对阳气亏虚型慢性心衰患者出现的消化道症状进行临床观察,综合评价该疗法的护理效果,以期为临床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护理方法。
  方法:
  本研究以阳气亏虚型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共纳入符合要求的受试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住院常规治疗与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治疗与护理基础上给予隔姜灸脐疗法。一个疗程(14天)后,通过中医症候积分、胃肠道症状分级评分和安全性等方面评价护理效果。
  结果:
  1.中医症候总积分:干预前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组间具有可比性。试验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两种干预方法均可以改善中医症候积分。干预后的试验组与对照组的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试验组改善中医症候方面优于对照组。
  2.中医症候积分疗效:两组患者干预后试验组显效4例,显效率13.34%;有效24例,有效率80.00%;无效2例,无效率6.67%;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显效2例,显效率6.67%;有效20例,有效率66.67%;无效8例,无效率26.67%,总有效率73.33%。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试验组中医症候积分疗效优于对照组。
  3.胃肠道症状分级评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腹痛、烧心、酸反流、上腹部紧抽感、恶心和呕吐、腹呜、腹胀、嗳气、排气增多、排便减少、排便增多、稀便、硬粪、排便紧迫感、排便不尽感等15项指标及总分经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组间具有可比性。干预前后两组数据经组内比较,差异显著(P<0.01),说明两种干预方法均可以改善胃肠道症状分级评分。干预后的试验组与对照组15项指标及总分比较,除烧心、酸反流2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13项指标(腹痛、上腹部紧抽感、恶心和呕吐、腹呜、腹胀、嗳气、排气增多、排便减少、排便增多、稀便、硬粪、排便紧迫感、排便不尽感)及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试验组改善胃肠道症状的效果优于对照组。
  4.安全性评价: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整个研究过程中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ALT,AST)、肾功能(BUN,Cr)、常规12导联心电图、不良事件等方面未出现明显异常或与本试验相关的不良反应。
  结论:
  1.隔姜灸脐疗法可促进阳气亏虚型慢性心衰伴消化道症状患者的中医症候转归。
  2.隔姜灸脐疗法改善阳气亏虚型慢性心衰患者恶心、呕吐、腹胀、便秘等消化道症状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3.隔姜灸脐疗法安全、副作用小,操作简便易行,易于患者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