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国家田径男子短跨项目奥林匹克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现状调查与研究
【6h】

“国家田径男子短跨项目奥林匹克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现状调查与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 前 言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4 结论与建议

注 释

参考文献

附 录

致 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田径是体育运动中最古老的运动项目,是人类体育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田径运动的发展对一个国家体育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贯彻《奥运争光计划纲要》,实施体育后备人才精品工程,国家体育总局从2004年开始,以奥运会四年为一个周期,开展了“国家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的认定工作。天津市体育运动学校、河北省保定市第一重点业余体校、上海市第二体育运动学校和河南省焦作市少年儿童业余体校被命名为“国家田径男子短跨项目奥林匹克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
   本文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及广泛征求专家的意见,采用问卷调查、实地或电话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针对“国家田径男子短跨项目奥林匹克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相关问题进深入调查和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研究结果显示:⑴“国家田径男子短跨项目奥林匹克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的优势:有地方政府与领导的大力支持;拥有较为完备的硬件设施与金牌教练员队伍;有较为顺畅的运动员输送渠道与相对充足的后备运动员储备。⑵“国家田径男子短跨项目奥林匹克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存在的不足:教练员科研能力有待提高且队伍年龄结构偏大;科学选材不足选材范围狭窄;训练监控措施不完善;运动员合理流动机制没有落到实处;运动员学习积极性一般,存在以训练为主的思想;与媒体联系不紧密,缺少宣传;经费来源渠道相对狭窄。⑶“国家田径男子短跨项目奥林匹克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 存在不足的建议:加强科研和医务人员的配备;加强教练员岗位培训和年轻教练员培养力度,设定科研任务,敦促教练员贯彻实施;加强科学化选材力度,使科学化选材、经验选材有效结合;完善运动员合理流动机制;提高运动员的学习积极性,教练员加大对运动员文化课学习的监督力度,尽最大可能培养运动技能和科学文化素质并驾齐驱兼而发展的运动后备人才;借助媒体做好宣传,加大宣传力度,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拓宽经费来源渠道,采用拉动企业赞助或自主创收的方式来解决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