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自我和谐和时间维度上大学生内隐、外显自我评价的关系
【6h】

自我和谐和时间维度上大学生内隐、外显自我评价的关系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第二部分 问题提出

第三部分 实证研究

第四部分 综合讨论

第五部分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 录

致 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了社会和谐和心理和谐的关系,并对心理和谐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其心理和谐状况更应该受到我们的关注。而自我在时间维度上包括过去自我、现在自我和未来自我,一个人的心理和谐与否与其在时间维度上的自我评价即自我概念与经验的一致性密切相关,所以考察个体在时间维度上自我评价的一致性与连续性对于更好地认知其自我和谐状态,促进其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运用自我和谐问卷首先考察了大学生自我和谐的特点,并对自我和谐在性别、专业、年级、家庭居住地上的人口学差异进行了比较,通过问卷筛选出高低自我和谐组大学生被试,并在外显和内隐两个层面上采用实验的方法对高低自我和谐组大学生时间维度上的自我评价的特点和差异进行了探讨,得出了以下结论:
   第一、大学生的自我和谐程度整体上呈现出不平衡的状况,有15.38%的大学生处于低自我和谐状态,这些学生较容易产生心理问题。自我和谐及其三个维度在性别、专业、年级上不存在显著的差异,在家庭居住地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城市大学生的自我和谐程度要显著高于农村大学生,农村大学生的自我灵活性较差,并表现出更加刻板的行为。
   第二、无论是外显还是内隐层面,高自我和谐组对于自我的评价总体积极向上,对于未来自我有更稳定更积极的评价,且更多的把消极的自我评价赋予过去,存在时间上由远及近以至于未来越来越积极的趋势。
   第三、低自我和谐组外显层面上时间维度的自我评价在总体上是积极的;在内隐层面上的时间自我评价整体消极,在时间维度上呈现混乱、不协调的趋势。外显与内隐层面上对于过去自我均表现出低自我和谐者自我与经验的不一致;而对于现在自我的认知更为消极且并不稳定。低自我和谐组在外显层面上的自我评价显著低于高自我和谐组,并且内隐层面呈现出和高自我和谐组不一致的趋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