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网络文化对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问题研究
【6h】

网络文化对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互联网作为20世纪社会发展的产物,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和扩张,网络对人类的影响也日益深入。
   互联网不只改变了人们固有的生活方式,更重要的是它开拓了人类生存的新方式。同样的,网络也给人们带来了新的文化环境,它直接影响到文化的存在形态以及发展轨迹,使其具备了许多新的特征。在网络时代,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不再受地域和时空的限制,信息网络很大程度地推动了全世界各种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影响,使这些原本没有太多联系的各种文化相互吸收、相互融合,通过网络平台展现在人们面前,让人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文化融合的趋势已经初露端倪,网络文化在未来文化结构中的地位不可低估。旧的文化秩序被打破,新的文化秩序正在顽强地成长。
   但是,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在网络和网络文化改变人们的生活以及给人们带了诸多方便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的麻烦。因为科技从来不是一种中立的力量。美与丑、先进和落后、传统与现代,无不混杂于网络文化中。这对中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个体心理都产生了非传统意义上的影响。中学生是具有代表性的青少年群体,他们不仅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中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好坏也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中学生在参与网络活动时,因为其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不成熟发展以及意志力薄弱等自身特点,导致中学生在面对网络时,不能很好地识别和判断网络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
   网络文化对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积极的影响:网络文化的发展有利于提高中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中学生的自尊自信,注重其个性的发展,有利于中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和促进其道德素质的培养和德性的成长。它还开阔了中学生的视野,开拓了中学生的知识面,促进了中学生的社会化进程。同时,网络文化对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还具有消极的影响: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网络的社会,不良信息对中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造成了消极的影响。网络文化所包含的网络娱乐,使中学生过度沉溺于网络,对中学生的身心健康也造成了消极的影响。网络文化具有虚拟性、开放性、交互性等特点,其中它的虚拟性弱化了中学生的社会道德和责任意识,严重影响到中学生在现实社会中的人际交往能力。
   网络文化的出现给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挑战。这些挑战不仅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模式,还包括社会、学校以及个人对网络文化的认识等。针对网络文化对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我们不仅要从网络技术管理、网络文化环境管理等社会方面,还要从加强学校教育,提升中学生网络文化素质以及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素质等方面着手,进行网络文化背景下的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学生是组成社会必不可少的重要成员,承载着整个社会的理想和希望,我国未来的一切都要靠他们不断地创造和创新。中学生是社会的核心力量,我们整个社会、整个国家、每个教育者都应该保护中学生免受不良信息的影响和不良网络的侵害。运用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理论,培养中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指引中学生正确使用网络,为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添加丰富的色彩。这是我们应尽的义务,也是我们整个国家、民族和教育者应该承担的责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