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疏肝健脾法治疗慢性胆囊炎肝郁脾虚证的临床观察
【6h】

疏肝健脾法治疗慢性胆囊炎肝郁脾虚证的临床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缩略词表

摘要

前言

文献综述

1.传统医学关于慢性胆囊炎的认识

1.1 病名溯源

1.2 对慢性胆囊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1.3 当代中医家治疗慢性胆囊炎的经验研究

1.4 中医药治疗进展

2 慢性胆囊炎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2.1 现代医学对慢性胆囊炎病因及发病机制的认识

2.2 现代医学对慢性胆囊炎治疗的研究进展

临床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

2.1 病例来源·

2.2 诊断标准

2.3 纳入标准

2.4 排除标准

2.6 证候积分量化标准

2.7 胆囊彩超积分量化标准

3 研究方法

3.1 治疗方案

3.3 疗效及复发判定标准

4 统计方法

2 中医症状I临床疗效判定结果

3 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4 治疗前后彩超检查变化

讨论

1 立题依据

2 治则浅析

2.1 调畅肝气以利胆液

2.2 顾护脾胃以利枢机

2.3 逐瘀以散郁结

2.4 通腑使邪有去路

3 方药分析

3.1 单味药认识及现代药理研究

3.2 方义浅谈

4 临床结果分析

5 问题以及展望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声明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对慢性胆囊炎相关理论的探讨与临床研究,观察应用疏肝健脾法治疗慢性胆囊炎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
  方法:本研究在临床上采用患者治疗前后自身对照的方法作为研究方法,对中医辨证符合纳入标准的44名慢性胆囊炎肝郁脾虚证患者进行治疗,按患者就诊时间的先后进行编号,予以一般治疗以及应用中药采取疏肝健脾法治疗。药物采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一院中草药饮片药局统一抓取煎煮,每日服用两次,早晚饭前30分钟服用,一次150ml,4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记录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将所得数据结果录入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临床治疗过程中脱落患者2例,完成治疗的患者共42例,疗程结束后中医证候疗效统计结果为痊愈2例,占4.76%,显效25例,占59.52%,有效14例,占33.33%,无效1例,占2.38%,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7.61%。治疗前与疗程结束后中医证候总积分(21.86±4.59,6.19±3.22),经统计学分析,Z=-5.65,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单项证候积分方面,治疗前后单项症右胁肋部疼痛,情志不舒时加重(4.38±1.48,1.26±1.45)、腹痛欲泻(3.71±1.63,0.76±0.98)、便溏不爽(3.81±1.52,0.94±1.10)、体倦乏力(2.31±0.81,0.86±0.75)、喜善叹息(1.62±1.01,0.54±0.63)、口苦(2.14±0.93,0.67±0.61)、纳食减少(1.71±0.970.60±0.54)、右上腹压痛(2.17±0.82,0.57±0.74)病情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1、应用疏肝健脾法治疗可有效改善慢性胆囊炎肝郁脾虚证患者的中医症状。
  2、应用疏肝健脾法治疗可改善慢性胆囊炎肝郁脾虚证患者的彩超影像学表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