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产氨基酰化酶米曲霉的诱变育种及其发酵条件优化
【6h】

产氨基酰化酶米曲霉的诱变育种及其发酵条件优化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前言

1.1 米曲霉

1.1.1 米曲霉菌种选育的发展趋势

1.1.2 米曲霉的应用

1.2 氨基酰化酶

1.2.1 氨基酰化酶的分类

1.2.2 氨基酰化酶的来源

1.2.3 氨基酰化酶的应用

1.2.4 氨基酰化酶的研究现状

1.3 原生质体诱变育种

1.3.1 原生质体诱变的意义

1.3.2 制备原生质体的来源

1.4 立题依据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1.1 菌种

2.1.2 培养基

2.1.3 主要试剂

2.1.4 主要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培养方法

2.2.2 分析方法

2.2.3 米曲霉原生质体的制备与再生

2.2.4 米曲霉原生质体诱变育种

2.2.5 遗传稳定性试验

2.2.6 高产氨基酰化酶米曲霉培养条件的优化

3 结果与讨论

3.1 米曲霉原生质体的制备与再生结果

3.1.1 不同菌龄对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影响

3.1.2 酶解温度对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影响

3.1.3 酶解时间对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影响

3.1.4 不同渗透压稳定剂对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影响

3.1.5 酶解液的不同复合酶配比对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影响

3.1.6 小结

3.2 米曲霉高产氨基酰化酶菌株的原生质体诱变育种

3.2.1 紫外线-氯化锂诱变

3.2.2 传代培养

3.2.3 小结

3.3 高产氨基酰化酶菌株米曲霉培养条件的优化

3.3.1 高产氨基酰化酶菌株米曲霉培养条件的单因素优化

3.3.2 响应面法优化培养条件

3.4 小结

4 结论

5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氨基酰化酶是一种能专一性水解DL-氨基酸的胞外酶,可将DL-氨基酸拆分获得D-氨基酸和L-氨基酸,因而在食品、医学等领域有着重要应用。
  本论文采用实验室保藏的米曲霉A0菌株作为出发菌株,将其制备成原生质体后进行紫外-氯化锂诱变,最终筛选出一株氨基酰化酶产量高且遗传稳定性好的诱变株A15。确定了该菌株制备原生质体的最佳条件:菌龄为30h,复合酶配比为1.5%蜗牛酶,1%溶菌酶,1.5%纤维素酶,酶解反应温度为28℃,酶解反应时间为3h,0.8 mol/L NaCL渗透压稳定剂。在此条件下,米曲霉A0菌株的原生质体形成率和再生率都较为理想。确定了紫外-氯化锂诱变的最佳条件:诱变时间为80 s,诱变强度为15 cm,氯化锂浓度为0.9%。在功率为15W的紫外灯的照射下,按以上条件进行诱变处理。经过初筛选出15株变色圈直径与菌落直径比值大于出发菌株的诱变株,再经过复筛测定酶活力,筛选出5株酶活力明显比出发菌体提高的菌株,其中突变株A15的酶活力比出发菌株A0的酶活力提高了95.4%,高达589.7 U/g。
  研究了碳源、氮源、碳氮比、料水比、接种量、表面活性剂、无机盐、初始pH及培养温度等单因素对高产氨基酰化酶菌株的影响,由实验结果可知:最佳碳源是麦麸,最佳氮源是豆粕,最佳碳氮比是8∶2,最佳料水比是1∶1,最佳接种量是8%,最佳表面活性剂是0.1%的吐温-80,最佳无机盐是MgSO4,最适初始pH是7.0,最适培养温度是30℃。
  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进行PB实验及BBD实验,找出了高产氨基酰化酶的最主要的三个因素,分别为麦麸、豆粕和料水比。综合单因素试验结果,优化了产酶培养基的组成和培养条件,如下:250 mL摇瓶装麦麸8.12g,豆粕2.06 g,料水比1.05,0.2%(质量分数)MgSO4,添加1%(质量分数)的吐温-80,初始pH7.0,培养温度30℃,接种量8%。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