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金融发展、融资约束与中小企业贷款可获得性
【6h】

金融发展、融资约束与中小企业贷款可获得性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和不足

2 相关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金融抑制理论与中小企业信贷

2.2 信贷配给理论与中小企业信贷

2.3 金融成长周期理论与中小企业信贷

2.4 简要评述

3 制度背景与研究假设提出

3.1 制度背景分析

3.2 研究假设提出

4 研究设计

4.1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4.1.1 样本选择

4.1.2 数据来源

4.2 变量选取与模型设定

4.2.1 变量选取

4.2.2 模型设定

5 实证结果与分析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2 地区金融水平与中小企业贷款可获得性:回归结果分析

5.3 地区金融水平与中小企业贷款可获得性:公司属性的影响

5.4 地区金融水平与中小企业贷款可获得性:地方政府干预的影响

6 结论与启示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的持续增长,市场为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在经济转型期,中小企业在国家经济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我国金融体系存在严重的“信贷歧视”现象,导致中小企业贷款融资难的问题越来越显著,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本研究在对相关背景和理论进行概述的前提下,我们初步了解到,中小企业的贷款可获得性与企业自身、金融发展状况和政府干预息息相关,然而它们之间存在何种相关关系,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结合我国实际状况,我们国家金融发展水平相对市场化程度还比较低,利率的市场化改革刚刚开始,存贷利率初步放开,整个金融机构信贷资源配置受宏观调控的影响比较大,因此,本文将主要从外部宏观调控的角度进行实证分析。
  本文选取我国中小企业版上市公司2004-2010年数据为样本,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首先,结合我国各个地区金融发展的制度背景和现有环境水平,着重对各个地区的金融发展水平指标进行数据分析,从而验证这一指标与中小企业是否能够顺利取得贷款的正向相关性。其次,根据样本企业进一步对公司属性进行分类描述,其主要分类标准是依据该中小企业是否在我国政府机关的控制之下,来深入分析金融发展水平指标对企业贷款规模的影响,检验是否因公司属性的变化而变化。最后,在检验地区金融水平与中小企业贷款可获得性的正相关关系的同时,我们意识到政府干预是金融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干预对地区金融水平与中小企业贷款可获得性两个变量之间的正相关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此也进行了进一步的考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市场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健全,推动着各个地区金融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为那些融资约束程度高、更依赖外部融资的中小企业贷款奠定了资本基础,提高了我国中小企业贷款的可获得性,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约束问题得到了有力的缓解。非国有企业通常不具备获取政府特别扶持的优势条件,所以他们只能完全依赖于市场配置,在控制了其他相关变量后,金融发展水平的高低对企业贷款规模的正相关关系只在非国有企业这一类别中显著。这就表明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相对于国有性质企业来说,那些规模相对较小,资金匮乏的非国有性质中小企业在缓解融资约束问题上表现的更为突出。地方政府的干预存在明显的弱化作用,地方政府干预强度越高,企业所在地的金融资源配置的匹配程度越低,越难以达到平衡,从而直接影响金融发展水平提高,削弱金融发展水平对中小企业贷款可获得性正相关性的影响。
  基于实证研究的结果,本文为理解企业贷款可获得性的影响因素提供了一个新的重要视角,加深了对中小企业贷款融资难的理解,为探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