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西方学者视域中的马克思的阶级理论
【6h】

西方学者视域中的马克思的阶级理论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绪论

一、本选题的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论文逻辑思路

四、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1章 马克思的阶级理论

1.1马克思阶级理论的形成

1.2马克思阶级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2章 西方学者视域中的马克思阶级理论的嬗变过程

2.1 早期西方学者对马克思阶级理论的研究(20 世纪初——二战前)

2.2西方学者研究马克思阶级理论发生转向:无产阶级被资产阶级“同化”(二战后——20世纪80年代前)

2.3西方学者视域中的马克思阶级理论的新变化:“去阶级化”(20世纪80年代以来)

第3章 西方学者视域中的马克思阶级理论的主要内容

3.1 关于阶级的概念

3.2阶级划分标准及结构

3.3关于阶级形成

3.4关于阶级意识

3.5关于阶级斗争

第4章 西方学者视域中阶级与国家、剥削的关系

4.1关于国家是统治阶级工具的论断

4.2关于国家具有独立作用的分析

4.3关于国家与统治阶级相分离的分析

4.4关于阶级与剥削关系的探讨

第5章 西方学者视域中的马克思阶级理论的适用性

5.1阶级主体变化论

5.2阶级结构多极化论

5.3阶级斗争让位论

5.4阶级理论的弱化

第6章 对西方学者马克思阶级理论研究的总体评价

6.1追寻马克思阶级理论的方向

6.2彰显马克思阶级理论的批判性特征

6.3呈现马克思阶级理论的多样化发展

参考文献

后记

发表论文及奖励

展开▼

摘要

马克思的阶级理论产生于资本主义发展时代,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从阶级的形成、划分、结构、乃至阶级的解放,全面论述了阶级问题。马克思逝世以后,西方学者从马克思的阶级理论出发,根据社会结构的演变构建了各自的阶级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马克思的阶级理论的视野,为后人研究马克思的阶级理论提供了有益借鉴。
  关于阶级的概念。普兰查斯认为,阶级形成的原因不是单一的,提出了结构主义的阶级概念;库诺认为,阶级是经济发展过程的产物,是根植于相应的经济形式的利益共同体;霍布斯鲍姆区分了阶级概念的两个层次,强调了工人阶级政治意识的重要性。
  关于阶级的划分标准。韦伯充分肯定阶级差别在资本主义的市场秩序下是不可避免的,是资本主义生产和存在的条件;罗默认为阶级与财富之间的关系、阶级与剥削之间的关系是作为人们的经济活动中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结果;赖特提出了阶级分析的一般框架,将剥削和经济压迫区分开来,对封建剥削概念进行重构,并以组织资产剥削代替地位剥削;普兰查斯根据结构主义的多元决定论来划分阶级。
  关于阶级的形成。韦伯认为,经济利益产生了阶级;吉登斯认为,由于韦伯在区分“所有权阶级和获利阶级”时应用了“可交易的技能”的因素,就使得“无产阶级”可以按照实际的技能无限细分,这样就从理论上为中间阶级的存在提供了解释;在汤普森看来,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与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没有必然关系,蒸汽机或工厂制度不是工人阶级产生的原因,在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社会的经济变化就注定了产生阶级。
  关于阶级意识。卢卡奇认为,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危机是革命失败的政治原因;柯尔施则认为,无产阶级缺乏夺取政权的理论是西方无产阶级革命失败的原因,革命的失败不是由于缺乏夺取政权的组织;赖特提出阶级意识形成的因果模型;霍布斯鲍姆则认为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较高,而农民的阶级意识通常较少,在工人群体中阶级意识也有区别,有的工人具有较高层次的阶级意识,而有的工人阶级意识层次较低。
  关于阶级斗争。韦伯认为人类的动机和理念是变革背后的动因,思想、价值和观念同样是推动变革发生的重要力量;埃尔斯特从集体行动的视角对马克思的阶级理论进行了重新阐释。
  西方学者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从马克思的国家思想中汲取了营养,使其丰富和完善。意拉尔夫·米利邦德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视为一种工具,这种工具掌握在一些私人经济权利的代理人资产阶级手中;阿尔都塞和普兰查斯集中分析了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与国家机器的关系;在奥菲那里,国家被视为保持相对的自主性的主体,这个主体具有调节社会阶级矛盾,对付社会经济危机的功能。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一些西方学者认为,马克思的阶级理论已经不再适用了,并对其进行解构。高兹提出了“无产阶级消亡”的观点;马勒认为,当代工人阶级的结构发生了改变,并产生了新的分化或分层;马尔库塞认为,西方工人阶级已经不是革命的主要力量,甚至不再是革命派;达伦多夫根据权力资源的不同划分了社会阶级结构,提出了“服务阶级”的观点;哈贝马斯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通过采取一种确保依靠工资度日的群众的忠诚的补偿政策来解决阶级冲突,使内部的冲突和生产方式引起的冲突变得缓和了许多而不再是主要的了;雷蒙·阿隆也对马克思的阶级分析理论提出了质疑。
  西方学者通过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结构和政治秩序的分析,构架了西方学者阶级理论的新的话语方式。尽管他们的阶级理论和马克思的阶级理论有时格格不入,甚至是根本相反的,但是,他们对现实的批判,对社会阶级结构的深刻探析,对实现人的真正的自由的全面发展,在理论上、实践上都有着重大意义。从总体上看,西方学者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挥之不去的“幽灵”,他们从马克思的阶级理论出发,思想方向上追随着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方向,理论品质上继承了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批判性特征,思想内容上呈现阶级理论的多样化发展,最终走向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巨大思想宝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