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农民收入的西双版纳土地利用变化经济驱动力分析
【6h】

基于农民收入的西双版纳土地利用变化经济驱动力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方法

1.3研究意义

1.4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

2.1地理位置

2.2自然概况

2.3社会经济概况

2.4西双版纳土地利用变化

3 农民收入构成分析

3.1农户经济行为理论

3.2西双版纳州农民收入现状

3.3橡胶种植对经济的影响

4 农民收入经济核算

4.1研究方法

4.2 研究区域概述

4.3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的勐腊镇农村经济收入核算

4.4 基于收入公式比例估算的农民收入经济核算

5 橡胶种植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5.1西双版纳橡胶种植的发展历史

5.2 橡胶种植的经济效益

5.3西双版纳橡胶种植对土地利用/覆被的影响

5.4橡胶种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5.5热带雨林的保护对策

6 结论与局限不足

6.1结论

6.2局限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是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与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以及生态环境演变等密切相关,是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核心内容,与人类各种生产经营活动紧密联系,且极大地关系到人地系统,需要得到人类密切关注与积极研究。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既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又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驱动力是认识和掌握土地利用变化规律的基础,并对预测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制定相应的土地可持续利用决策有重要的意义。由于自然因素的短期稳定性,探讨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社会经济驱动力对解释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和建立土地利用变化预测模型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关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全球、国家、省区域尺度上,市县乡区域尺度研究也有但很少,对驱动力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宏观尺度上,而针对微观尺度的专题研究却较少涉及。中国地域辽阔,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地质地貌区域差异明显,因此,在我国进行小尺度的土地利用变化研究非常有必要。农村土地是我国土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村土地问题研究是否深入,直接影响到农村土地管理工作是否到位、土地利用是否可持续等重要问题。农户是农村土地利用的基本单元,要深入研究农村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机制,就有必要从农民的角度来分析问题,通过利用农民土地利用行为模型来分析农民土地利用行为的原因、过程和结果,深入发掘导致农村土地利用变化的原动力,这样才能够在土地利用向着不稳定的消极方向变化时,找到根源,从而采取措施来改变这一情况。
  西双版纳地处热带北缘,有我国最大的热带雨林,是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类型最多的地区,且拥有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但随着区域人口压力的不断增大,以及受传统粗放耕作方式及社会经济政策等的影响,不仅轮歇地面积增大,毁林或垦荒种植橡胶行为也十分活跃,这些导致了森林破坏严重,次生林增加,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剧烈,由此造成的可能影响已引起越来越多学者的强烈关注。虽然国内外目前对于西双版纳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已有较多的相关研究,但是基于农民角度的研究还未见到,为此,本文探索从农民收入方面来分析问题,通过结合官方数据和实地搜集数据,利用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和收入公式比例估算等数学逻辑公式和模型比较全面地分析了导致近年来西双版纳州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社会经济原因。本文包括以下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主要阐述本文的选题背景、国内外关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研究进展,以及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第二部分:研究区概况。主要介绍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自然地理、社会经济情况以及近些年来的土地利用变化状况。
  第三部分:农民收入构成分析。分析了西双版纳农村经济产业结构和农村种植业内部结构,并通过对各农作物产量、橡胶种植面积、干胶产量和农民人均纯收入数据的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橡胶种植促进了西双版纳地区农民收入增长。
  第四部分:农民收入经济核算。选取了勐腊镇作为样本区,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和农民收入公式的比例估算方法进一步阐述了橡胶种植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第五部分:橡胶种植与土地利用变化。首先介绍了西双版纳州的橡胶发展历史以及橡胶种植的经济效益,然后阐述了橡胶种植对土地利用/覆被的影响,最后说明橡胶种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了热带雨林的保护对策。
  第六部分:结论与讨论。对本文的结论做了进一步整合,简要地概括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并指出论文的不足和原因以及继续研究的设想。
  本文得到的结论如下:
  (1)西双版纳州的茶叶种植面积和橡胶种植面积与农民人均纯收入有较高的拟合度,关系紧密。当橡胶面积增加1公顷时,农民收入增加8620元,当茶叶种植面积增加1公顷时,农民收入增加1112元。显然,橡胶种植能给农民带来更高的收入。另一方面,由于土壤、温度、地形等条件的限制,农民会更加倾向于种植限制条件相对较小的橡胶,以此来获取较大的收益。
  (2)经灰色关联度分析,在勐腊镇的七个行政村中,农村经济总收入与种植业收入和林业收入的关联度最为密切。勐腊镇传统的农业经济作物有水稻、甘蔗、橡胶、砂仁、蔬菜等,且近些年来逐步发展成为以橡胶为支柱产业,这是由该地区的地理位置以及自然气候条件决定,且政府的各项发展规划和经济刺激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3)通过对农民收入公式的比例假设推算,得出在勐腊镇的大部分行政村中增大同样的种植面积比例,种植橡胶会比种植其他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使农民收入增加更多,所以农民会选择种植带来更多收益的橡胶,而摒弃传统的粮食作物和相对来说种植更为复杂的其他经济作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