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基于河南省的实证分析
【6h】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基于河南省的实证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现实背景以及研究意义

(一)现实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二)国内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三、论文研究的思路以及方法

(一)论文研究的思路

(二)论文研究的方法

四、论文的基本框架

五、论文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河南省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测度

一、河南省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

(一)河南省城镇化发展现状

(二)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

二、指标体系的选择

(一)指标体系选择的原则

(二)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指标选取

三、研究方法

(一)指标体系的含义

(二)熵权法数学建模

(三)协调度模型建立及划分标准

四、河南省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测评

(一)城镇化系统协调度测评

(二)农业现代化系统协调度测评

(三)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系统协调效度测评

五、河南省17地市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效度测评对比

六、河南省“两化”协调发展评价与优劣势分析

第三章 河南省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两化”协调发展对策

一、完善全方位城镇化建设

(一)以中原城市群为核心

(二)以产业集聚区为中心

(三)以提高城镇化综合承载力为目的

二、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一)深化农村制度改革,增强农业发展活力

(二)依靠自身优势,发展现代农业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是核心

第四章 结论

一、主要结论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城镇化的发展可以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又为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基础支撑。两者的关系如下:农业现代化的相关成果为城镇化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条件,剩余的农村劳动力为城镇化的进程提供生产保障,剩余的农产品和闲散的农业资金为城镇化发展提供生活发展保障;同时城镇化的发展进一步增大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创造财富的同时增强技能素质的培养,对进一步推广农业先进科学技术和进一步推广农业机械,培育科技型新农民,建设新农村,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强有力推动。加快推动实现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良好协调发展,不仅对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整个“四化”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更关系到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决策。
  基于此本论文首先对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阐述有关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研究成果;其次通过深入分析河南省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现状,找出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建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关指数指标,通过协调度相关模型,对河南省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程度进行定性分析,通过2000年-2012年连续十三年的数据分析表明:2000年-2007年河南省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基本处于初级协调状态,2008年以后逐步迈入中级协调状态,可以得出河南省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两化”协调在这十三年的发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总体上还处在协调发展的中级阶段,距离良好协调、优质协调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最后通过对阻碍河南省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原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促使河南省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应对策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