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辽“让国皇帝”耶律倍再认识——儒化背景下耶律倍命运之剖析
【6h】

辽“让国皇帝”耶律倍再认识——儒化背景下耶律倍命运之剖析

代理获取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辽建国初期接受儒家文化传统与耶律倍

1.1 辽建国初期状况

1.2 耶律倍简介与对阴阳之简析

1.3契丹民族南下西进规律与倍在“意识形态会议”上的重要贡献

1.4 辽太祖对三个儿子的培养与评价

第二章 耶律倍一生的“华彩乐段”

2.1 辽太祖天赞三年之诏

2.2 倍从征渤海与“陈取渤海计”

2.3 陛辞之事

第三章 皇储让国与读书之修养

3.1 让国、倍与德光之关系

3.2 倍起书楼与潜心读书

第四章 载书奔唐与居“他国”

4.1 立木刻诗以言志与奔后唐

4.2 渤海问题解决之继续与余绪

4.3 到后唐备受礼遇

4.4 在后唐的生活及评论

4.5 与故国、后唐的关系及殉义

第五章 余论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倍在其父耶律阿保机等人的培养下,尊孔崇儒,力学修身,崇尚礼义,以文武艺佐佑刚刚立国之辽朝走向辉煌。在本民族宽阔胸怀素质下,秉承儒家礼义辞让之准则,了知国运与个人命运,让国于其弟德光,保障辽建国初顺利发展。为了他所追求的儒家文化,倍泛海归唐,建立自己的文化结构,展现了早应该展现的另一面,读书与奉行儒行是其一生的追求,不惜以身殉义。
  第一章“辽建国初期接受儒家文化传统与耶律倍”运用前人观点,概略论述辽建国初期状况。契丹族慢慢接受汉文化,遵循南下西进规律,在秉承自己文化前提下,尊孔崇儒,逐渐建立新的文化体系。耶律倍在其中起到关键作用。对倍个人素质进行剖析,表明其是知道者,并指明辽太祖对三个儿子的重要培养。
  第二章“耶律倍一生的‘华彩乐段’”。论及在辽太祖安排下,倍积极献计取渤海与如何治理。太祖纳倍之谏以政治与军事二重手段取渤海国,以文为主。并奖励倍为东丹王管理原渤海地区并为其挑选助手,封倍为人皇王。这是依旧延续倍之治理原渤海地区的方法。驳斥姚坤之行为更表达了其儒家观点。从历史上看,太祖之安排起了很大作用。
  第三章“皇储让国与读书之修养”。太祖去世后,照见国运大势的耶律倍主动将皇位让与自己的弟弟耶律德光,保证新建立的辽皇朝避免了由于争夺皇位而带来的内乱,保证了辽朝的顺利发展与汉化儒化的进行。遵循契丹族旧俗也是其让位的一个考虑及原因。倍以“礼”与“让”巧妙解决很大一个矛盾,表明退让不总是弱者。倍在完成东丹南迁辽阳之后便建书楼、起望海堂潜心读书,同时观察国运,决定南奔后唐。兄弟间达成了一种默契。
  第四章“载书奔唐与居‘他国’”。该部分论及对倍流传下的《海上诗》之新解读。并论证倍投后唐之原因,同时论及德光也是暗契其行为,并继续倍治理东丹的思路与方法,直至完成。到后唐备受礼遇。从明宗的文德恩信到后唐的生活,再与故国、后唐的关系,表明其向化。在后唐秉承儒家立名与立功之传统,在后唐又作了一件轰天大事。最后蹈义赴难,不惜身命。
  余论申明古代政治生活中的斗争不总是你死我活的,特别是像契丹族这样胸怀开阔的北方民族,史中的凶恶、残暴之记载,有些是史者的歪曲。正是儒家思想才是对他们行为的修正。他投奔后唐,既是选择高度发展的文化,也能尽可能避免契丹与中原之间的战乱。
  从此可看出耶律倍一生的行为与意义,从而重新审视评价倍之一生。由此引出对古代人物评价的新途径与视角。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