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原腹地新石器文化区系类型研究
【6h】

中原腹地新石器文化区系类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范围及区域划分

第二节 主要发掘成果与研究回顾

第三节 本文研究的意义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豫东涡、浍河流域新石器文化谱系与类型

第一节 裴李岗文化

第二节 石山子文化

第三节 仰韶文化

第四节 大汶口文化

第五节 龙山时代文化

第三章 豫西伊洛河流域新石器文化谱系与类型

第一节 裴李岗文化

第二节 仰韶文化

第三节 龙山时代文化

第四章 豫南淮河上游及唐白河流域新石器文化谱系与类型

第一节 豫东南淮河上游流域新石器文化谱系与类型

第二节 豫西南丹淅、唐白河流域新石器文化谱系与类型

第五章 豫北卫沁河流域新石器文化谱系与类型

第一节 裴李岗文化

第二节 仰韶文化

第三节 龙山时代文化

第六章 豫中颍洪河流域新石器文化谱系与类型

第一节 李家沟文化

第二节 裴李岗文化

第三节 仰韶文化

第四节 龙山时代文化

第七章 中原新石器文化发展进程及其与周边区域文化关系

第一节 中原各流域新石器文化的发展进程

第二节 中原新石器文化与周边区域文化的关系

结论

一 中原腹地各流域均拥有区独的新石器文化发展序列

二 中原腹地各流域新石器文化大体上经历同样的发展进程

三 中原腹地核心历史位的确立是在该地区新石器文化与周边域考古学文化相互碰撞、影响的过程中形成。

四 中原腹地新石器文化深厚的历史积淀是夏商周三代产生于中原历史渊源,也是早期国家在中原产生并发展的必然。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中原腹地是探索中华文明起源、早期国家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区域,将其考古学文化的整体区系类型构建起来,不仅为该地区新石器文化时期至龙山时代的聚落演变及社会复杂化进程研究奠定基础,而且对探讨三代文明产生的历史渊源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中原新石器文化发掘工作已取得丰硕成果,相关研究工作逐步深入,考古学文化序列的宏观框架已基本建立,故对中原腹地新石器文化进行区系类型综合研究的时机已然成熟。这项工作可以为中原腹地自李家沟文化、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至龙山时代文化发展序列的进一步确认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对于推进中原地区古代文明研究的深入也具有重要学术意义。
  本文以现有考古资料为基础,借鉴相关研究成果,尝试以河水流域为依据对中原腹地新石器文化进行分区研究,可将中原新石器文化分为六大流域:豫东涡、浍河流域;豫西伊洛河流域;豫东南淮河上游流域;豫西南丹淅、唐白河流域;豫北卫沁河流域;豫中颍洪河流域。通过对各流域新石器文化谱系进行纵向梳理,在对比观察区域文化面貌差异的基础上划分出文化类型。本研究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务须以考古层位学为依据,运用类型学对典型器物进行对比分析;进而对新石器文化各时期的典型遗址进行分段、期。另外,文化因素分析法亦是本文运用的基本方法之一;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尚需适当运用文化桥联的方法。
  中原腹地各流域均拥有各自独立的文化发展系列。
  豫东涡、浍河流域考古学文化的发展序列为:裴李岗文化→石山子文化→大汶口文化→造律台文化;裴李岗文化遗存多分布于本流域的西部边缘地区,应属裴李岗类型;石山子文化早期遗存以红顶敛口弧腹钵、侈沿鼓腹罐、敞口宽沿盆、鸟首形或桥形器耳等为代表性器类,属石山子类型;石山子文化晚期遗存以折腹釜形鼎、(钵形、圈足、碗形)豆、小口双耳壶等典型陶器组合,属侯家寨类型;大汶口文化遗存以罐形鼎、背壶、宽肩壶、袋足鬹、镂孔豆等为代表性器类,属尉迟寺类型;造律台文化遗存以深腹罐、侧装三角形足的罐形鼎、甗、鬹、高领罐(瓮)、子口缸、平底盆、圈足盘等为主要陶器组合。
  豫西伊洛河流域考古学文化的发展序列为: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庙底沟二期文化→王湾三期文化/三里桥文化;裴李岗文化遗存以夹砂筒形角把罐最具代表性,另有深腹罐、平底钵、圜底钵等,属班村类型;仰韶文化一期遗存以环形口平底瓶、夹砂弦纹深腹罐特征最为显著,属枣园类型;仰韶文化二期遗存以杯形口小口尖底瓶、夹砂鼓腹罐、筒腹罐、(宽带纹)平底钵、圜底罐形鼎等为典型器物组合,属东庄类型;仰韶文化三期遗存以重环口或斜置单环口尖底瓶、夹砂罐、曲腹或折腹碗、曲腹盆、敛口钵等为代表性器类,属庙底沟类型;仰韶文化四期遗存以平唇口或喇叭形口尖底瓶、夹砂罐、敛口瓮、敛口钵、碗、花边钮器盖等为主要陶器组合,属西王村类型;庙底沟二期
  文化遗存以斝、釜灶、盆形鼎、罐形鼎、深腹罐、小口平底瓶等代表性器类;王湾三期文化遗存以深腹罐、鼓腹罐、乳足鼎、高领瓮(多附有双耳)、双腹盆、斝等为典型陶器组合,属王湾类型;三里桥文化遗存以单把鬲、双鋬鬲、单耳罐、深腹罐、双腹盆、单耳杯、斝为代表性器类。
  豫南淮河上游及唐白河流域共有两部分组成:豫东南淮河上游流域;豫西南丹淅、唐白河流域(删除)。豫东南淮河上游流域考古学文化的发展序列为:裴李岗文化→石山子文化→屈家岭时期遗存→石家河文化→王湾三期文化;裴李岗文化遗存应属贾湖类型;石山子文化早期阶段遗存属石山子类型,晚期阶段遗存属侯家寨类型;屈家岭时期遗存兼具仰韶、屈家岭、大汶口多种文化因素,文化面貌呈现出复杂性特征;石家河文化陶器数量以罐、鼎、红陶杯、豆四者为最,淮河南岸遗存属栗山岗类型;王湾三期文化遗存属杨庄二期类型。
  豫西南丹淅、唐白河流域考古学文化的发展序列为:坑南遗存→仰韶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王湾三期文化;坑南遗存属新石器早期文化;仰韶文化一期遗存以弦纹鼓腹罐、深腹罐、圆锥足罐形鼎、折沿盆、细颈壶、豆等为代表性器类,属大张庄类型;仰韶文化二期遗存以罐形鼎、深腹罐、敛口钵、束腰器座等为典型陶器,属八里岗类型;仰韶文化三期遗存以形制多样的鼎、折沿深腹罐、敛口曲腹钵、曲腹盆、圈足豆、敛口瓮等器类最具代表性,属下王岗类型;仰韶文化四期遗存以鼓腹篮(弦)纹罐、瓦状扁足盆形鼎、敛口钵、花边纽器盖等为典型陶器组合,属朱家台类型;屈家岭文化遗存以双腹盆形鼎、双腹豆、双腹碗、壶形器、花边纽器盖、高柄杯等器类最具特色,属青龙泉二期类型;石家河文化遗存代表性器类主要有腰鼓形深腹罐、高领罐、(竖道凹槽)扁足的罐形鼎、厚胎喇叭口杯、盆形甑、短颈袋足鬹或盉等,属青龙泉三期类型;王湾三期文化遗存以高足鼎、单耳罐、双耳罐、小口高领瓮、圈足盘等代表性器类,属乱石滩类型。
  豫北卫沁河流域考古学文化的发展序列为: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孟庄龙山早期遗存/庙底沟二期文化→后岗二期文化/王湾三期文化;裴李岗文化遗存以三足钵、深腹罐、腰鼓形罐、双耳壶、直口盂等为典型陶器组合,属花窝类型;仰韶文化一期遗存以鼓腹弦纹罐、蒜头壶、小口双耳壶、直口或敛口盂、红顶钵等为代表性器类,属下潘汪类型;仰韶文化二期遗存以红顶碗、红顶钵、鼎(罐形、盆形、釜形)最具代表性,属后岗类型;仰韶文化三期西部遗存属庙底沟类型;仰韶文化四期遗存以彩陶折腹盆、敛口钵、彩陶折腹钵、花边圈足碗、侈口鼓腹罐等为代表性器类,属大司空类型;孟庄龙山早期遗存以花边口沿深腹罐、鼓腹罐、高领罐(瓮)等器类最具代表性;后岗二期文化遗存以深腹罐、袋足甗、罐形或盆形斝的特征最为显著,属大寒类型,豫北南部地区可细分出孟庄亚型;豫西北沁河流域的王湾三期文化遗存属王湾类型之西后津亚型。
  豫中颍洪河流域考古学文化的发展序列为:李家沟文化→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大河村五期文化→王湾三期文化;裴李岗文化遗存以双耳壶、深腹罐、三足钵、平底钵为典型陶器组合,北部属裴李岗类型,南部属贾湖类型;仰韶文化一期遗存以鼓腹弦纹罐(少数附有双耳)、蒜头壶、束腰器座、鼎(罐形、盆形、折腹)等为代表性器类,属石固类型;仰韶文化二期遗存属后岗类型;仰韶文化三期遗存以鼎(罐形、盆形、釜形)、敛口彩陶钵、矮直领鼓腹罐、伊川缸等最具代表性,属阎村类型;仰韶文化四期遗存主要器类有罐形鼎、盆形鼎、折腹鼎、彩陶罐、折肩罐、彩陶曲腹钵、折肩钵、小口瓮等,属秦王寨类型;大河村五期文化遗存以敛口深弧腹罐形鼎最具代表性;王湾三期文化遗存则以高足鼎、乳足鼎、直领瓮、鼓腹罐、浅盘豆、圈足碗、深腹罐等为典型陶器组合,属煤山类型。
  在中原腹地新石器文化区系类型整体架构基础上,通过对遗迹、遗物的观察,发现中原腹地各流域新石器文化大体上经历了同样的发展进程。最后,在考古学文化年代相对应的基础上,对中原新石器文化与周边区域文化的关系进行探讨;可知中原腹地核心历史地位的确立是在该地区新石器文化与周边区域考古学文化的相互碰撞、影响中形成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