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时间感知在不同损益情境下对跨期选择的影响
【6h】

时间感知在不同损益情境下对跨期选择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时间感知

1.1 时间感知概述

1.2 时间折扣的理论模型解释

1.3 时间折扣现象的认知理论解释

2 跨期选择

2.1 跨期选择概述

2.2 跨期选择的研究方法

2.3 跨期选择的心理效应

2.4 跨期选择的影响因素

第二部分 问题提出与研究设计

1 问题提出

2 研究目的

3 研究意义

3.1 理论意义

3.2 实践意义

第三部分 实证研究

研究一 个体在不同时间单位上时间感知倾向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假设

3 研究方法

研究二 时间高、低估两群体在不同损益情境下的跨期选择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假设

3 研究方法

第四部分 综合讨论

1 个体在不同时间单位上时间感知倾向具有一致性和稳定性

2 时间高、低估两群体在不同损益情境下的跨期选择

第五部分 研究结论与展望

1 研究结论

2 研究创新

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时间感知就是不借助外部时间参照物,我们个体对时间消逝的快慢、时距长短的估计的一种知觉和判断。而跨期决策指人们对发生在不同时间点(尤其是现在和未来)的成本和收益进行权衡比较,然后做出自己的选择的这样一类的决策。关于时间感知对跨期选择的影响作用,诸多学者已经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已有研究证实了在较短时距上时间感知倾向的不同个体(时间高估者、时间低估者)在进行跨期选择中反应倾向呈现相反的趋势,即时间高估倾向的个体,在收益情境下倾向于选择即时较小的奖励,而时间低估倾向的个体倾向于选择延迟较大的奖励。本研究将时距长度扩展到更长的时间单位(像“小时”、“天”等)上来考察时间感知稳定性的特点。另外,增加损失情境下的跨期选择范式,对两种情境(收益、损失)下个体的跨期选择倾向进行研究。
  研究一采用不同时间单位下的时距复制任务实验,考察成人个体在“秒”、“小时”、“天”、“月”、“年”等不同时间单位上的时间感知倾向是否存在差异,旨在探讨个体在不同时间单位上的感知倾向是否保持一致性。在研究一的基础上,研究二根据“秒”单位时距复制任务筛选出的两类时间感知倾向不同的群体,即时间高估者和时间低估者,考察这两类不同群体在时间感知倾向上是否存在差异。另外采用跨期选择实验范式问卷,考察这些不同时间感知倾向群体在损失情境下和获益情境下的跨期选择行为差异,旨在进一步探讨时间感知在跨期决策中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
  (1)成人个体在不同时间单位上的时间感知倾向具有一致性和稳定性。
  (2)筛选出的时间高估者和时间低估者两类群体在时间感知倾向上存在显著差异。
  (3)时间感知倾向对跨期选择的影响在不同损益情境下的反应表现相反。由于对延迟兑现时间的高估,在收益情境下时间高估者倾向选择即时兑现的较小奖赏,而在损失情境下时间高估者更倾向于选择延迟发生的较大损失。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