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河南省财政转移支付对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影响研究
【6h】

河南省财政转移支付对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二、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三、创新点与不足

四、文献综述

第二章 财政转移支付对收入分配差距影响的理论分析

一、收入分配的相关理论综述

二、财政转移性支出的基本理论

三、财政转移性支出的主要方式

四、财政转移支付对收入分配差距的作用机理分析

第三章 河南省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及财政转移支付现状

一、河南省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状况

二、河南省财政转移支付现状分析

第四章 河南省财政转移支付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程度分析

一、模型建立

二、数据整理

三、实证结果

第五章 完善河南省财政转移支付政策

一、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二、提高财政补贴力度

三、增加对直接税征收的比重

四、促进地区经济的增长

五、扩大教育的投入,提高教育占财政支出的比重

六、完善地方财产税体系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改革开放1978年之后,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加速发展,居民收入的不公平性也开始加剧。改革开放之前,在亚洲国家范围之内我国是收入最为平等的国家之一,但是改革开放之后,收入不平等急剧扩大,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可以发现,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超过0.4的警戒线,对于如何理解城市和农村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如何看待当前的收入分配情况和理解财政支出对于缩小收入分配的作用,我国理论界,存在着不同的意见,专家学者的研究结果直接影响国家在政策方面的制定,进而对经济产生影响。
  通过对比河南省近20年的数据也发现城乡收入分配差距在缩小,但效果并不太理想,严重的收入差距会阻碍经济的成长和社会和睦,并且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产生很大影响,因此,科学的收入分配结构是确保经济发达和社会安定的关键指标。通过市场调节作用的初次分配,由于其整治体制的不足会致使收入分配的条理紊乱,使收入分配差距扩大。所以需要政府通过运用财政或税收的方式进一步调制。财政转移支付是财政支出的重要构成部分,对不断扩大差距,尤其是如何运用财政转移支付手段调节收入分的城乡收入分配起到至关重大的作用,所以,探讨怎样运用财政手段缩小收入差距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财政转移支付包括横向和纵向,横向指的是同级政府之间的资金转移,主要是富有地区向贫穷地区的资金移动,纵向指的是政府上级对下级的财务转移,是为了提高下级政府的财务能力,满足下级当局基本的财政收支平衡。本文主要研究的是政府对居民的转移支付,是政府为了解决财政不均衡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方法向居民移动资金的活动,以弥补公共物品而担保的一种无偿支付,是政府财务的单方面的无偿移动,体现了非市场化的分配关系。经过阅读国内外有关财政转移支付对缩小收入分配的文献并结合近20年河南省的数据研究发现河南省城市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的纯收入都逐年增加,但是其绝对差额也在不断增加,由1997年的2359.73增加到2016年的15536.18,表明在城乡居民收入总体呈不断上涨之势时城乡居民收入依然保持较大差距。随着城市居民的人均收入和农村居民的纯收入的增加,转移性收入所占的比重也在增加。文章通过理论分析,表明按劳分配的理论、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相结合理论、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表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更适合我国当前的国情及经济的发展。并分别研究财政转移支出的三种主要形式(社会保障支出、财政补贴支出、税式支出)对收入分配的作用。从实证分析上研究了财政转移支付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度,结合城乡收入分配的现状,从城乡居民的收入来源(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上分析转移性收入所占的比重和对居民收入产生的影响,说明加入财政转移支付可以缩小城市和农村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通过对比联邦制国家美国,世界上收入分配差距最小的国家瑞典以及与中国经济发展程度相当的印度的转移支付制度,从中提取要点和精华并结合我国的现状,从财政补贴、经济、消费、教育等方面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