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肥密因素对垦鉴稻10号品质的影响
【6h】

肥密因素对垦鉴稻10号品质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前言

1.1研究目的和意义

1.2国内外研究动态和趋势

1.2.1氮肥对碾米品质的影响

1.2.2氮肥对稻米外观品质的影响

1.2.3氮肥对稻米蒸煮和食味品质的影响

1.2.4氮肥对营养品质的影响

1.2.5栽培密度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1.3本研究拟解决的问题

第二章材料与方法

2.1试验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2.1.1供试品种

2.1.2试验设计与处理方法

2.2稻米的品质测定

2.2.1碾米品质测定指标与方法

2.2.2外观品质测定指标与方法

2.2.3蒸煮食味品质的测定

2.2.4营养品质测定指标与方法

2.2.5质量质数的计算方法

2.3数据处理

第三章结果与分析

3.1肥密因素对垦鉴稻10号碾米品质的影响

3.1.1不同肥密因素对垦鉴稻10号糙米率的变化

3.1.2不同肥密因素下稻米精米率的变化

3.1.3肥密因素对垦鉴稻10号稻米整精米率的影响

3.2肥密因素对垦鉴稻10号外观品质的影响

3.2.1肥密因素下垦鉴稻10号粒长的变化

3.2.2肥密因素对垦鉴稻10号粒宽的影响

3.2.3肥密因素对垦鉴稻10号长宽比的影响

3.2.4肥密因素对垦鉴稻10号垩白率的影响

3.2.5肥密因素对垦鉴稻10号垩白大小的影响

3.2.6肥密因素对垦鉴稻10号垩白度的影响

3.3肥密因素对垦鉴稻10号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

3.3.1肥密因素对垦鉴稻10号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

3.3.2肥密因素对垦鉴稻10号糊化温度的影响

3.3.3肥密因素对垦鉴稻10号胶稠度的影响

3.3.4肥密因素对垦鉴稻10号食味评分的影响

3.3.5肥密因素对垦鉴稻10号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3.4肥密因素对垦鉴稻10号营养品质的影响

3.5肥密因素对垦鉴稻10号质量指数的影响

4.结论与讨论

4.1肥密因素对垦鉴稻10号碾米品质的影响

4.2不同肥密因素下垦鉴稻10号外观品质的变化

4.3肥密因素对垦鉴稻10号食味品质的影响

4.4肥密因素对垦鉴稻10号营养品质的影响

4.5肥密因素对垦鉴稻10号质量指数的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本试验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探讨了氮肥施用量、施用时期及穴距对垦鉴稻10号碾米品质、外观品质、蒸煮食味品质、营养品质及质量指数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在本试验范围内,前期施氮量和穗肥施氮量对糙米率影响均达显著水平;前期施氮量对精米率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粒肥施氮量、前期施氮量与粒肥施氮量的互作对精米率的影响均达显著水平;前期施氮量、穴距、前期施氮量与穗肥施氮量互作及前期施氮量与粒肥施氮量互作对整精米率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根据回归方程可以模拟出碾米品质各指标的最优值为:糙米率为84.0%、精米率为75.74%、整精米率为78.7%。 2.穗肥施氮量及穗肥施氮量与粒肥施氮量互作对粒长的影响达显著水平,前期施氮量与穗肥施氮量互作对粒长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前期施氮量对粒宽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前期施氮量与穴距互作、粒肥施氮量与调节肥施用时期互作对粒宽影响均达显著水平;穗肥施氮量、穴距对稻米长宽比影响达显著水平,前期施氮量与穗肥施氮量互作以及前期施氮量与粒肥施氮量互作对长宽比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前期施氮量对稻米垩白率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前期施氮量、粒肥施氮量、及穗肥施氮量与穴距的互作对稻米垩白率影响均达显著水平;前期施氮量、穗肥施氮量及前期施氮量与穗肥施氮量的互作对垩白大小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前期施氮量及穗肥施氮量与穴距的互作对垩白度的影响达显著水平,粒肥施氮量对稻米垩白度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根据回归方程可以模拟出外观品质各指标的最优值为:垦鉴稻10号稻米粒长可达到5.2mm、粒宽2.33mm、长宽比最大为2.12;稻米垩白率最低为1.3%、垩白大小最低为6.17%、垩白度最低为0.66%。 3.前期施氮量、穴距对直链淀粉含量影响均达显著水平。前期施氮量、前期施氮量与粒肥施氮量互作及粒肥施氮量与调节肥施用时期互作对碱消值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前期施氮量与穴距互作对碱消值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前期施氮量对稻米胶稠度的影响达显著水平,前期施氮量与穗肥施氮量互作、前期施氮量与粒肥施氮量互作及前期施氮量与穴距互作对胶稠度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前期施氮量、调节肥施用时期、前期施氮量与穗肥施氮量互作、前期施氮量与穴距互作及穗肥施氮量与调节肥施用时期互作对食味评分的影响达显著水平,穗肥施氮量对食味评分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前期施氮量及前期施氮量与调节肥施用时期互作对脂肪酸含量的影响达显著水平。根据回归方程可以模拟出,本试验条件下食味品质各指标的最优值为:直链淀粉含量最低为16.86%、碱消值最高可达7.2级、稻米胶稠度最高为91mm、食味评分最高值可达87.9分、脂肪酸含量最低为11.12%。 4.前期施氮量对稻米蛋白质含量影响达极显著水平,穗肥施氮量及调节肥施用时期与穴距的互作对蛋白质含量影响达显著水平。根据回归方程可以预测出,稻米蛋白质含量最高水平可达9.09%。 5.本试验条件下,穗肥施氮量、前期施氮量与粒肥施氮量的互作及前期施氮量与调节肥施用时期的互作对质量指数的影响均达显著水平。由回归方程可以预测出,质量指数最高可达66.2%。 根据回归方程可筛选出本试验条件下高质量指数农艺措施中的氮肥与穴距分别为:前期用氮量64.8~75.3kg/hm<'2>,穗肥用氮量24.6~26.4kg/hm<'2>,粒肥用氮量9.2~10.8kg/hm<'2>,调节肥于8.5~8.9叶龄时施用,穴距11.4~12.6cm。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