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防治奶牛乳房炎新型中药制剂的研究
【6h】

防治奶牛乳房炎新型中药制剂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第一章文献综述

第二章试验研究

第三章试验结果

第四章讨论

第五章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本试验针对黑龙江省某一奶牛场,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情况,并对主要致病菌进行分离鉴定;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和打孔法研究了中药对病原菌的体外抑菌活性;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大鼠羧甲基纤维素囊和棉球诱发小鼠肉芽组织增生三种非特异性炎症模型,研究了中药的抗炎作用;采用急性毒性试验研究了中药复方的毒性作用,在体外抑菌、抗炎和毒性试验的基础上,筛选出最佳中药复方。根据中药药剂学理论,研究了中药软膏的生产工艺及其稳定性;采用HPLC法测定了咖啡酸的体外透皮量,确定了氮酮在中药软膏中的最佳促渗含量,并通过刺激性试验和过敏性试验研究了中药软膏的安全性。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在调查的105头奶牛中,临床乳房炎发病率为13.33%,隐性乳房炎发病率为54.29%;在340个被检乳区中,临床乳房炎乳区阳性率为5.29%,隐性乳房炎乳区阳性率为27.06%。 主要病原菌的分离鉴定试验表明:隐性乳房炎的10个乳区中共检出49株细菌,包括葡萄球菌、链球菌和革兰氏阴性杆菌,分别占32.65%、38.78%和28.57%。临床乳房炎的10个乳区中共检出了258株,与隐性乳房炎的类型相同,分别占25.19%、63.57%和11.24%。 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试管二倍稀释法结果表明复方3、复方4、防风、诃子、黄芩抑制五种病原菌的综合效果较好,MIC为4~63g/L,MBC为8~63g/L;板蓝根、牛蒡子、甘草、金银花、连翘、蒲公英效果次之,MIC为31~125g/L,MBC为31~125g/L。打孔法结果表明诃子、黄芩、连翘、板蓝根、防风、炮山甲、王不留行、甘草、牛蒡子、川芎、青皮、丹参和通草对5种病原菌的抑制效果较好,呈高敏或中敏,有的甚至达到极敏;复方3和复方4对除大肠杆菌外的其它4种病原菌效果较好,呈高敏或中敏,也有达到极敏;筛选复方3、4作抗炎研究。 抗炎试验结果表明:复方3由高浓度到低浓度对小鼠肉芽组织增生抑制率分别为27.53%、20.32%与13.12%,复方4的增生抑制率为29.34%、21.43%和12.58%;复方3不同浓度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抑制率分别为18.84%、14.77%与9.85%,复方4的肿胀抑制率分别为16.80%、14.48%和7.41%;复方3、4对白细胞游出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复方3、4对急慢性炎症各个时期均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呈剂量——效应关系,且复方3抗炎效果优于复方4。 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中药复方3、4提取液经腹腔给药的LD50分别为6523.79mg/kg、22861.25mg/kg,复方3、4提取液的LD50的95%可信限分别为5513.91~7718.63mg/kg、20641.44~25319.78mg/kg。复方3、4属于实际无毒物质,且复方4的安全性高于复方3。 在抑菌、抗炎和毒性试验的基础上,筛选复方4用于下一步的研究。 通过耐寒耐热试验、离心试验和加速试验,研制的中药软膏未见分层破乳、霉败、色泽和均匀性改变等现象;HPLC法测定咖啡酸的体外透皮量结果表明:氮酮含量为4.33%的中药软膏,咖啡酸渗透效果最好,咖啡酸渗透量不随氮酮含量增加而增加;中药软膏对皮肤的刺激性和过敏性试验结果可知:刺激平均值小于0.5,致敏率为0%;临床药效学试验结果表明中药软膏对临床型乳房炎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83.33%和92.86%。 试验结果说明:研制的中药软膏为无毒、无致敏性、无刺激性的理想外用制剂,对临床型乳房炎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