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制造企业生产系统有效性评价研究
【6h】

制造企业生产系统有效性评价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绪论

1.1课题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1.1课题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课题的研究意义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4本文的主要内容

第2章制造企业生产系统的演变发展

2.1制造企业生产系统的概念及功能特性

2.2制造企业生产系统的演变

2.3制造业生产系统的演变规律

2.3.1生产系统功能的扩大化与市场导向化

2.3.2生产系统目标的多样化与合理化

2.3.3生产系统的柔性化

2.3.4生产系统的自动化、集成化、智能化

2.3.5生产系统中人的主体作用的强化

2.3.6生产系统趋于“省人化”和“省力化”

2.4制造业生产系统的发展趋势

2.4.1数字化

2.4.2集成化

2.4.3网络化

2.4.4敏捷化

2.4.5虚拟化

2.4.6智能化

2.4.7绿色化

2.4.8精密化

2.4.9柔性化

2.4.10人本化

2.5先进生产系统概述

2.5.1绿色制造

2.5.2单元化制造系统

2.5.3敏捷制造系统

2.5.4精简—灵捷—柔性制造系统(Lean-Agile-Flexible,LAF)+6σ

2.6本章小结

第3章制造企业生产系统的有效性

3.1现有的生产系统的有效性定义

3.1.1生产系统有效性定义一

3.1.2生产系统有效性定义二

3.2从功能目标角度界定生产系统有效性

3.2.1生产系统功能目标

3.2.2本文对生产系统有效性的界定

3.3本章小结

第4章制造企业生产系统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

4.1生产系统有效性评价的目的和准则

4.1.1有效性评价的目的

4.1.2有效性评价的准则

4.2构造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4.3构造评价指标体系

4.3.1系统继承性

4.3.2快速响应

4.3.3绿色制造

4.3.4顾客满意

4.3.5安全生产

4.3.6系统效率

4.4本章小结

第5章生产系统有效性综合评价模型

5.1评价方法的选择

5.2模糊层次分析评价原理

5.2.1层次分析法的原理与步骤

5.2.2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原理

5.3制造业生产系统有效性综合评价

5.3.1评价主体的选择

5.3.2分级构建指标体系

5.3.3指标权重的确定

5.3.4综合评价

5.4本章小结

第6章实证研究

6.1戴卡兴龙锻造车轮有限公司机加车间生产系统概况

6.1.1公司简介

6.1.2机加车间生产系统情况简介

6.2生产系统有效性综合评价

6.2.1确定因素层次

6.2.2指标权重的确定

6.2.3建立评价集

6.2.4综合评价

6.3提升该生产系统有效性的途径

6.3.1从组织结构、制度优化方面提升生产系统有效性

6.3.2从增强企业凝聚力方面提升生产系统有效性

6.3.3从增加科技投入方面提升生产系统有效性

6.4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制造业新一轮的竞争,焦点将重新回到企业的生产系统上,生产系统是否真正有效决定了制造企业是否能在竞争中取胜。对生产系统的有效性评价作为企业提高生产系统有效性的依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对生产系统有效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旨在建立有效性评价体系和构建评价模型。 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内外对生产系统有效性评价的研究情况,并分析了其中的不足,提出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对先进生产系统作了详细的介绍,与传统生产系统相比,总结了先进生产系统的特征。 其次,本文以生产系统功能目标为基础界定了生产系统有效性的内涵,分析了评价有效性的目的和准则,给出了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并根据目前竞争环境的变化对新增加的有效性内涵进行了必要性说明。在构建指标体系中,遵循科学性与适用性相结合,使指标体系更加完整,更符合环境变化的要求。 再次,构建生产系统有效性评价模型,实现了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的结合。 最后,本文按照所建立的生产系统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以及采用的评价方法、模型,以秦皇岛戴卡兴龙锻造车轮有限公司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