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邓小平和谐社会思想探析
【6h】

邓小平和谐社会思想探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导言

0.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第1章 邓小平和谐社会思想的理论渊源

1.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会和谐思想

1.1.1 儒家的“和为贵”思想

1.1.2 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

1.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和谐的思想

1.2.1 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和谐思想

1.2.2 列宁的社会和谐思想

1.3 毛泽东的社会和谐思想

1.3.1 《论十大关系》与社会和谐

1.3.2 关于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邓小平和谐社会思想的内涵和科学体系

2.1 邓小平和谐社会思想的内涵

2.1.1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与“民主法治、诚信友爱”

2.1.2 “消灭剥削”“共同富裕”与社会“公平正义”

2.1.3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安定团结”与社会“安定有序”

2.1.4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充满活力”

2.1.5 “注重环境保护”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2 邓小平和谐社会思想的科学体系

2.2.1 目标指向:自然、社会与人的和谐发展

2.2.2 路径选择: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2.2.3 动力系统: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三者的关系

2.2.4 价值取向: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2.2.5 制度保证:秩序与法律、道德的结合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邓小平和谐社会思想的时代价值

3.1 必须坚持邓小平“发展是硬道理”

3.1.1 大力发展生产力,处理好社会的基本矛盾

3.1.2 处理好先富与共富的关系,避免两极分化

3.2 必须坚持邓小平“两手抓”的理论

3.2.1 坚持“一手抓民主。一手抓法制”

3.2.2 坚持“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3.2.3 坚持“一手抓效率,一手抓公平”

3.3 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3.3.1 正确认识和看待改革实践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3.3.2 坚持和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

3.3.3 坚持邓小平“稳定压倒一切”的原则

3.3.4 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3.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和谐社会思想,古已有之。实现社会和谐,建立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邓小平认真观察和思考中国社会的历史、现状和发展,熟练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和谐社会思想。深入研究邓小平和谐社会思想,必将为新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充分的思想资源和科学的理论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了邓小平和谐社会思想。首先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的社会和谐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会和谐思想的论述使邓小平和谐社会思想的理论渊源得到系统的阐述。其次,主要从邓小平的两手抓,共同富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解放思想,注重环境保护等方面论述了邓小平和谐社会思想的内涵;从目标指向、路径选择、动力系统、价值取向和制度保证五个角度论述了邓小平和谐社会思想的科学体系。最后,论述了邓小平和谐社会思想的时代意义:邓小平的“发展才是硬道理”“两手抓”等理论为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巨大的参考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