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当代人生价值问题的哲学反思
【6h】

当代人生价值问题的哲学反思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导论

0.1 选题背景

0.2 研究的主要问题及意义

0.3 研究方法

第1章 现代性视域下的人生价值

1.1 社会转型与观念更迭

1.2 当代人的生存焦虑

1.3 人生价值众相生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人生价值的前提反思

2.1 “认识你自己”

2.2 人生价值基本概念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人生价值的深层追问

3.1 人生价值评价

3.2 人生价值的提升与实现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人生价值观念重构

4.1 人生价值实现的前提

4.2 自在优雅地生存

4.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人是寻求意义的动物,人们无法忍受没有意义的生活。正是这种对于意义的追求与创造,使得人与动物不同。人之所以为“人”,也恰在于人是一种意义性存在。作为意义性的存在,人绝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的存在,而是在领会意义中存在着的。因此,人总是会在求得生存之后去进一步追寻人生的意义,诸如人为什么活着,人应该怎样活着等等这样一些关于人生价值的问题,其基本功能不仅在于求得生存,更在于为人生提供意义,明确人生应该追求的方向和目标。
  在当前这样一个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旧的价值理性基础趋于崩塌,新的公共价值理性尚未建立,人们处在人生价值选择的十字路口,不知何去何从。人生价值和意义的迷失,使得人们的人生价值观出现了虚无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多元化、功利化和非理性化等倾向。
  人生价值问题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哲学问题,它还影响到人们的做人、处事原则和道德观念,影响到人们是积极地还是消极地对待生活与事业。正因为如此,学术界从来就没有放弃过对它的关注和研究。这些已经形成的思想中当然不乏有益的借鉴和闪光之处,但是因为所处时代、阶级和立场的不同,又难免会有自身的缺陷。而且,人生价值不仅包含着社会的评价,还有主体的自我感知,不能单一地以社会标准为要求,忽略或回避了人的内向追求。因此,作者认为应当从人的角度出发来研究人生价值问题,重构当代人的人生价值观,实践一种由贪图物质转向精神充实,由自我中心转向博爱众生,由注重眼前转向放眼长远的自在优雅的生存理念。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