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尿MCP-1和IL-8的水平及临床意义
【6h】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尿MCP-1和IL-8的水平及临床意义

代理获取

目录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一 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糖尿病肾病

综述二 白细胞介素8与肾脏疾病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为了探讨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尿MCP-1和IL-8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我们对60例糖尿病(DM)患者进行检测,将60例糖尿病(DM)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三组: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大量白蛋白尿组。另外,健康对照组。检测血清及尿中MCP-1和IL-8水平,并同时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lc)、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空腹血糖(FBG)等指标,将以上各指标进行DM组间比较,并进行DM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并同时进行尿MCP-1、IL-8与HbAlc、FBG、UAER相关分析,从而发现各组间差异及相关性,从上述指标的动态变化和相关分析了解它们各自的变化规律,以推断MCP-1、IL-8在糖尿病肾病早期发病机制中的作用,评估其与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及损伤程度方面的临床价值,以期达到早期诊断、正确判断糖尿病肾脏损害的程度,以及防治糖尿病肾病的目的。 方法:选取门诊及住院的2型糖尿病(DM)患者(符合1999年WHO制定的诊断标准)60例,糖尿病病程(12.4±6.6)年,年龄(56.0±4.1)岁,男,30例,女,30例。依据UAER将DM患者分为三组:A组:正常白蛋白尿组(UAER<20μg/min)20例,年龄(55.5±4.2)岁,病程(7.4±1.9)年;B组:微量白蛋白尿组(UAER20~200μg/min)20例,年龄(56.3±4.0)岁,病程(10.5±2.8)年;C组:大量白蛋白尿组(UAER>200μg/min)20例,年龄(57.0±4.7)岁,病程(19.2±6.7)年。以上每组中男、女各10例。选取健康对照组(NC组)20例,男10例,女10例,年龄(55.1±3.9岁),均为我院门诊健康体检者。采用成组对照研究方法。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放射免疫法检测2型DM患者及健康对照组(NC)血清及尿MCP-1、IL-8水平。同时检测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脂、血肌酐(Scr)、尿肌酐,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并记录体重指数(BMI)、病程等一系列指标。检测标本为晨起空腹静脉血,取3ml静脉血分离血清,并于-30℃冰箱保存,待测血清MCP-1和IL-8;取血前一日晨7时排空膀胱后开始留24小时尿,测定尿白蛋白排泄量,计算UAER,并取10ml尿液分别放入2个试管并于-30℃冰箱保存,待测尿MCP-1、IL-8。血、尿MCP-1水平检测用LISA法,血、尿IL-8水平检测用放射免疫法。ELISA法试剂盒由上海森雄科技实业公司提供,放免法试剂盒由北京北方生物技术研究所提供。为了清除受试者尿浓度变化对测定MCP-1、IL-8结果的影响,采用MCP-1、IL-8除以尿肌酐(g/L)的相应结果表示。比较各组间MCP-1、IL-8差异情况,并进行尿MCP-1、IL-8与HbAlc、FBG、UAER的相关分析。 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统计分析用成组设计的方差分析,t检验,直线相关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数据均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处理。图表经Excel电子表格处理。 结果:1血、尿MCP-1、IL-8与对照组相比60例DM患者与对照组(NC组)相比,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相匹配,差异无显著性,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60例DM患者血清MCP-1和IL-8与对照组(NC组)相比无显著差异;正常白蛋白尿组(A组)、微量白蛋白尿组(B组)、大量白蛋白组(C组)三组尿MCP-1水平与对照组(NC组)相比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01、P<0.001),A、B、C三组尿IL-8水平与NC组相比:B组水平和C组水平与对照组(NC)相比,明显升高有显著差异(P<0.01、P<0.01),详细情况见表2。 2DM患者尿MCP-1、IL-8组间比较尿MCP-1水平:B组水平>A组水平(P<0.01),C组水平>B组水平(P<0.01)C组水平>A组水平(P<0.01);尿IL-8水平:B组水平>A组水平(P<0.01),C组水平>A组水平(P<0.01)。 3DM患者尿MCP-1、IL-8水平与HbAlc、空腹血糖、UAER相关性分析尿MCP-1水平与HbAlc呈正相关(γ=0.906,P<0.001),尿MCP-1水平与血糖呈正相关(γ=0.945,P<0.001),尿MCP-1与UAER呈正相关(γ=0.895,P<0.001)。尿IL-8水平与HbAlc呈正相关(γ=0.887,P<0.001),尿IL-8水平与血糖呈正相关(γ=0.870,P<0.001)。 结论:在所有DN患者中尿MCP-1水平增高,且与DN损害程度相一致,即随着UAER增多而增高,而尿IL-8在DN早期即升高,故MCP-1和IL-8水平可以反映DN早期情况,也可以反映DN的严重程度,可做为DN肾损害的指标。高血糖可能刺激肾脏系膜细胞和/或小管上皮细胞MCP-1和IL-8的产生,并释放入尿中。因此检测尿MCP-1和IL-8可以作为DN早期诊断及病情严重程度的敏感的良好指标,对于DN的早期发现,早期防治、延缓DN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