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黄芩茎叶总黄酮对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6h】

黄芩茎叶总黄酮对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中药抗肝纤维化分子机制的研究概况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本研究采用四氯化碳(CCL4)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观察黄芩茎叶总黄酮(SSTF)对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并对其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进行探讨,为黄芩茎叶总黄酮的新药开发和应用提供确切的实验与理论依据。 研究方法: 1.CCL4致肝纤维化模型的复制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12只)和对照组(8只),模型组大鼠大腿内侧皮下注射40%CCL4色拉油溶液,0.3ml/100g体重,每周2次,共8周,复制大鼠慢性肝纤维化模型,对照组常规方法饲养。 2.SSTF对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保护作用的实验分组与指标检测: 2.1.动物分组取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5组: ①正常对照组,常规方法饲养。②CCL4损伤模型组,40%CCL4色拉油溶液0.3ml/100g体重,大腿内侧皮下注射,每周2次,共8周。③CCL4损伤+SSTF低、中、高三个剂量保护组,CCL4损伤处理同②组,于第二次注射CCL4的同时灌胃(ig)给予SSTF17.5、35、70mg/kg,每天一次,连续8周。各组于造模起第8周末断头处死大鼠,留血清和肝组织标本进行指标检测。 2.2.指标检测: ①比色法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活性和白蛋白(Alb)含量。②比色法测定肝匀浆羟脯氨酸(Hyp)含量。③比色法测定肝匀浆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④比色法测定肝组织总蛋白含量⑤SABC法观察肝组织a-平滑肌肌动蛋白(a-SMA)的表达。⑥H.E染色和V-G胶原纤维特殊染色,光镜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和肝纤维化程度。 研究结果: 1.血清肝功能指标的变化。CCL4慢性肝损伤后,血清ALT水平明显升高,正常组为41.25±4.90U/L,模型组为194.5±4.27U/L;Alb含量明显降低,正常组为43.05±3.21g/L,模型组为28.95±3.97g/L,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给予SSTF(17.5、35、70mg/kg)保护后,血清ALT水平明显降低,分别为174.17±5.54g/L、149.60±3.51g/L、63.52±4.10g/L,Alb含量明显升高,分别为30.11±3.03g/L、34.23±1.03g/L、40.13±4.35g/L,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或p<0.05)。 2.肝组织纤维化指标的变化。CCL4慢性肝损伤后,肝脏Hyp含量明显升高,正常组为58.01±3.43ug/g肝湿重,模型组为105.53±5.09ug/g肝湿重,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给予SSTF(17.5、35、70mg/kg)保护后,肝脏Hyp含量降低,分别为98.20±4.05ug/g肝湿重、80.71±4.23ug/g肝湿重、62.84±3.46ug/g肝湿重,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或p<0.05)。 3.肝组织中MDA含量及SOD、GSH-px活性的变化。CCL4慢性肝损伤后,模型组大鼠肝组织MDA含量显著升高,正常组为21.47±4.12nmol/mg蛋白,模型组为37.50±2.25nmol/mg蛋白;SOD活性显著降低,正常组为142.70±5.56NU/mg蛋白,模型组为92.24±5.90NU/mg蛋白;GSH-px活性显著降低,正常组为70.61±4.88U/mg蛋白,模型组为20.06±4.10U/mg蛋白;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给予SSTF(17.5、35、70mg/kg)保护后,MDA含量明显降低,分别为34.31±4.67nmol/mg蛋白、30.12±3.55nmol/mg蛋白、23.74±4.77nmol/mg蛋白;SOD活性明显升高,分别为119.12±4.19NU/mg蛋白、124.45±4.63NU/mg蛋白、145.31±4.01NU/mg蛋白;GSH-px活性明显升高,分别为34.92±5.01U/mg蛋白、45.88±5.05U/mg蛋白、62.79±4.28U/mg蛋白;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或p<0.05),且具有明显的剂量依从性。 4.肝组织a-SMA表达的变化。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对照组肝组织内a-SMA主要表达于汇管区动、静脉壁,模型组a-SMA在汇管区、纤维间隔及炎症细胞浸润区均呈阳性表达,SSTF各保护组a-SMA表达较模型组有明显的减弱,仅在汇管区有少量表达。5形态学观察: 肝组织病理切片H.E染色和V-G胶原纤维特殊染色光镜下观察结果显示:模型组表现为慢性肝纤维化改变,肝细胞肿胀变性,肝内有大量纤维组织增生,交联呈网状结构,胶原纤维染色呈强阳性,分布与纤维间隔一致,给予SSTF保护后,肝组织病理改变明显好转,只有轻度空泡样和脂肪样变性,肝纤维组织增生明显减少,于肝窦和汇管区可见轻度增生的胶原和网状纤维,纤维隔基本消失。 上述各项结果充分显示:1.CCL4慢性肝损伤后,血清ALT活性明显升高,Alb含量明显降低,肝脏Hyp含量明显升高,a-SMA阳性表达,肝组织有明显的病理改变,表明CCL4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复制成功。2.大鼠慢性肝损伤后给予SSTF不同剂量保护,均可使血清ALT活性明显降低,Alb含量明显升高,肝脏Hyp含量明显降低,a-SMA表达量明显减少,且肝组织病理改变明显好转,提示SSTF对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有很好的保护作用;3.SSTF能降低损伤组肝组织MDA含量,提高SOD、GSH-px活性,随着SOD、GSH-px活性的提高,血清生化指标、肝纤维化指标、肝组织病理改变和纤维组织增生均有明显改善,肝组织内a-SMA表达量明显减少。充分表明SSTF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且对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与抗氧化作用密切相关。 研究结论: 1.SSTF能明显改善肝功能,减少肝组织炎症反应,抑制胶原纤维在肝内的增生和沉积。表明SSTF对大鼠肝纤维化有较强的保护作用。 2.SSTF能够提高内源性抗氧化酶SOD、GSH-px的活性,降低脂质过氧化产物MDA的含量,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的抗氧化作用,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对肝星形细胞的活化,有效阻止了胶原蛋白等细胞外基质在肝内的大量增生和广泛沉积,逆转了肝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这就是SSTF对肝纤维化有较强保护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3.CCL4诱导肝纤维化是经典肝毒模型,其病理过程与人类多种原因导致的肝纤维化的病理过程相类似,因此,该模型可用来研究、筛选保肝护肝的中药新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